扶贫开发协会援建项目工作总结
我县XX年年度科技培训,在扶贫开发协会的大力扶持下,顺利完成了培训活动内容,本活动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学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引导群众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现将培训完成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5乡2镇36个村委会363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为1353.57平方公里,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5%,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全县总人口23651户87428人,其中农业人口18415户67811人。人均纯收入1080多元,人均口粮370公斤左右。虽然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
二、完成情况
培训工作自XX年年10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培训计划,培训范围涉及5乡2镇7个村委会1100人次,开展养殖业(养猪)培训、种植业(种茶)培训,培训经费1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养殖业培训
根据我县农民在生猪饲养中存在的饲养周期长,成本高,无防病意识等问题,为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提高农民的生猪饲养管理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猪饲养培训,共计5期,受益300多人次,每期培训15天左右。具体由县扶贫办负责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课堂讲解和现场操作演示,培训内容包括建盖厩舍、选购良种仔猪、科学配料、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等技术。
2、种植业培训
要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就是茶产业开发,目前我县茶叶种植面积有3.5万亩,但我县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无生产技术,导致管理不善,单产低,效益差,需要加强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茶业种植培训,共计16期,受益800多人次,每期培训20天左右。具体由县扶贫办负责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开垦、茶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
通过以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能够基本掌握养猪、种茶技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加强对种养业的管理能力,减少了发病死亡率,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为今后的发展铺垫了基础。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计划安排,20xx年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在乡村、村、村共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实施扶贫连片开发建设。项目区有农户737户,农业人口2809人,其中劳动力1665个。建设期限为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
项目概算总投资3491.12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市、县级财政配套13.4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237.05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1740.67万元。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及贫困程度
(一)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项目区属县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建设前,已建成水利工程蓄水能力仅为5.05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为787亩;农业机械拥有量仅为26台,机耕面积1388亩;年施化肥60.25吨;仅建成沼气池133口;仍有1776人处于饮水不安全状态。二是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项目区共有通村公路29.68公里,仅硬化0.8公里;通社公路16公里,均未硬化;入户路仅有59公里,大多数农户仍存在出行难的问题;所有农户均通电,年人均用电量34.33度;654户通电话。三是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项目区共有村小2所,小学教师5人,学生304人,入学率仅为96%;村卫生所2所,医务人员3人,结核病患者2人;有村务活动室3个。
(二)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项目区是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面较大的区域。农户居住分散,贫困程度深,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远低于同类地区水平。项目区内现有贫困户144户,贫困人口578人,分别占项目区农户及农业人口的19.54%和20.58%。项目区内“无房户、危房户”户达44户(其中:无房户25户、危房户19户),生活较为困难,占项目区总户数的5.97%;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水平欠发达。因此,贫困人口急需从各方面给予帮扶。只有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得到解决,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
二、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特别是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作为我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市县的关心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实施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以来,全乡共实施区连片扶贫开发3个村,其中省级贫困村1个,市级贫困村2个。
通过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饮水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农村贫困现状得到进一步缓解。2175人和2.27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得到改善,2809人通路困难得到解决,44户156人告别了危房,85户318人基本生存环境条件得到解决,新增灌溉面积885亩,改善灌溉面积3520亩。3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由实施前的4260元增加到20xx年的6301元。
(二)主要工作经验
1、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村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乡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提出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各级扶贫目标责任,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2、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村、户,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报账制。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3、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在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扶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三个村均以发展蚕桑作为支柱产业来抓。
5、坚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参与,坚持依靠农民群众主体投入力量改变贫困面貌。成立了乡、村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全乡上下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真抓实干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行了乡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部门联系挂钩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采取多种形式从思想上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最大限度地以农民群众作为投入主体实施扶贫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乡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由此导致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落后,进而使贫困人口物质文化生活匮乏。
1、区位不优。乡北与巡场。全境山高道窄,远离省会市府,无铁路,也无水路,仅有时有泥石流相阻的回恒路、孝恒路与外相通,乡村路多为过去的茅草便道。
2、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绵绵山脉呈网络状连接,岗岭起伏,丛峦叠障,地理气候特殊。海拔544-1101米。全年温凉多湿,洪涝、泥石流、冰雹、大雪等灾害频繁发生,中低产田(地)面积大。
3、发展起步较晚,人口素质差。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圆满完成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发布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圆满完成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发布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今年以来,在省、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和省、市直帮扶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扎实推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总目标,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整村推进建设贫困村新型家园”的实践载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年初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我县实施11个贫困村的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扶持1940户贫困户当年脱贫,年人均收入实现xx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887.6万元,其中省投473.4万元,省劳动力培训资金30.4万元,市投134万元,县财政160.4万元(路154.4万元,边沟6万元),群众自筹41.4万元。共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31项,具体完成情况是:
(一)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情况
1、道路建设项目:今年为7个重点实施村建设水泥路14.8公里(51800平方米),总投资455.8万元,其中省、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0万元,县财政收入154.4万元,群众出工出劳建设路户和边沟41.4万元。水泥道路建设情况是:金河村2180米、永河村2426.2米、宏兴村2043米、清茶村2100米、富乡村2060米、德兴村xx米、自然村2133米、三站二村1872米,已经全部完工。并且投资39.9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3.9万元,县自筹6万元),完善了德兴村水泥路两侧石砌边沟6547米边沟;投入23.4万元,建设铁杖子5201延长米,已经完工。
2、饮水建设项目:总投资17.1万元,为漂河村454户实行自来水入户,已经全面完成。
3、三室建设项目:总投资49.4万元,为漂河、大古洞、西胜3个村分别建设了村级“三室”3座,总面积52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漂河村村民活动室各10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80平方米;漂河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60平方米),已完工。
4、发展生产互助资金项目:在老站村、四马村、解放村实施了发展生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每村投入国家配股资金30万元,吸纳农民入股资金30万元,已于10月份发放到户。
5、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今年向省扶贫办申报电焊、计算机及电子、服装加工、汽修、餐饮等5个专业320名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我们先后与上海、杭州、苏州、浙江、长春、哈尔滨等省内外各家企业签订了培训订单,有计划地输送贫困劳动力到外地培训和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在培训基地培训贫困劳动力160人,并成功转移到浙江、上海、哈尔滨等地就业,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上。
6、扶持贫困户项目:针对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扶持以发展大鹅养殖为主的脱贫产业项目。今年共投入22万元,扶持294户贫困户养鹅5.5万只,每只鹅利润10万左右,预计到年底可增收55万元,实现贫困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二)帮扶工作情况
在完成上述扶贫开发计划项目的同时,我县还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一是充分利用省、市部门帮扶的契机,主动协调13个市直帮扶部门投入115.3万元,为我县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11个重点村解决了发展生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实际困难和急需。市直机关工委投资27万元,为漂河村维修农道21公里,建设桥梁1座,并维修了村内道路;市水务局投入50万元,帮助清茶村打抗旱井11眼,为五味子园区配上了喷灌设备,建设了水泥路两连的边沟和入户桥,维修了村民活动室,并以贴息方式扶持贫困户养殖大鹅;市国土局投入12.6万元,为德兴村6户贫困户建设了稻草板房;市残联投入5万元,帮助三站乡二村维修了农田路,绿化了树床.市教育局投入10万元,为永河村打自来水井1眼;市科信局投入0.6万元,帮助金河村打抗春旱井2眼,并为村里送去价值0.4万元的电脑2台;市委宣传部投入0.6万元,帮助自然村建设了村文化室;市城管局投入3万元帮助大古洞村维修了村屯道路;市劳动局投入6万元,为富乡村修建村内水泥路1300米;市司法局投入1000元资助5名贫困学生就学。二是深入实施“四三二一”帮扶工程。县扶贫办作为牵头部门,督办指导全县89个县直部门的机关企、事业干部对714户贫困户进行定点包扶,对1886名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年初以来,全县广大包扶干部共投入43.1万元进行扶户助学。其中,全县8个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为所包扶的109户贫困户送去1.8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406名乡镇机关干部为所包扶的贫困学生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学习用品。1234
一年来,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贫困村、贫困户的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全面完成了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承诺。
(三)老区工作开展情况
通河县有五个老区乡镇,36个老区村,老区总人口45758人,总户数12817户,xx年年末人均纯正收入为1701.44元。
在36个老区村中,有19个村在xx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从xx年开始到xx年年末,通过实施三批整村推进战略,已推进完成11个村,目前正在实施第四批(XX——XX年)整村推进的老区贫困村有4个,还剩4个老区贫困村列入XX年整村推进计划中。
我县的革命老区村多数处于全县北部和东部深山区,长期受山区无霜期短、变化无常的小气候影响和山区可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质量差等多种因素持影响而制约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在扶贫开发中,我县把老区贫困村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在抓好土地流转、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等三项重点工作推进中,县扶贫办多次深入老区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因村制宜,制定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方案。在我们所抓的三个突出典型中,清茶村、大古洞村都是老区贫困村。目前,各老区村都制定了以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的脱贫致富方案,力争明年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二、XX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根据《黑龙江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兰西现场会议精神,XX年,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即强化产业化扶
贫,发展特色种养业和非农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土地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革贫困村土地经营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在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培育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农民组织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农民新型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着力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难题,在改善农业基础、加强农业装备上实现新突破。解放思想、强化措施,整体推进、科学发展,为加快全县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步伐做出新的贡献。
目标是:着力抓好11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力求实施村100%达到省验收标准,70%达到优秀标准。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实施村有30%的农户加入土地流转,参与土地集约化经营,努力使6790个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确保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工作布局是: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努力推进贫困村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把握“一个重点”。就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全面推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目标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势和贫困村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建立一批行业协会,扶持一批龙头产业,推进一批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扶持一批创业农民,努力促进贫困户增收,全面提升全县整村推进实施村经济建设水平。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结合贫困农民外输内转的需要,按照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配置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批外输内转农民创业人。1234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扶贫队伍自身建设
自觉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关注民生的头等的政治任务来抓,努力为贫困群众提供有力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组织扶贫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到扶贫开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增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为贫困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廉洁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转变农民观念,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要在精神扶贫上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坚持对贫困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经营管理、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落后观念,得以迅速转变。
(三)加强资金投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紧紧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促进贫困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第四批整村推进重点村中,投入资金120万元,为浓河镇西胜村、清河镇漂河村、大古洞村等3个贫困村,每个村硬化道路2公里以上。建设金河、永河、清茶、自然、二村、宏兴等6个村级三室960平方米。为永河村、大古洞村新打自来水井各1眼,并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实施村内道路建设硬化、亮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特困户住房改造工程,全面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致富
1、扶持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吸引土地流转。XX年,县扶贫办将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扶持,培植新产业,推进“企业加农户”的产业链发展。引导贫困农户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以加工促增值的脱贫路子。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大古洞村、清茶村重点发展外派劳务、食用菌种植,引导30%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在种田大户手里,实行绿色优质水稻种植。自然村重点发展特色种植,扶持贫困户庭院种植五味子,形成五味子种植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增收。
2、扶持发展养殖业,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XX年全县计划发展大鹅养殖100万只,黄牛发展5000头。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种养殖项目,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
3、扶持创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扶贫产业。投入20万元,创建青鑫鹅业扶贫联合体,联合体与农民签订合同,为农民提供鹅雏,并回收成鹅深加工,带动贫困村农民通过养殖大鹅增收致富。
(五)强化转移,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
以县职教中心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强化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工作,重点开展餐饮服务、种养殖技术、焊接技术、计算机、保安等技术技能的职业培训,并以电焊、计算机2个技能培训为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品牌专业,全年计划培训农民400人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整合各方面力量,组织和动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各界人士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献计出力。1234
三、存在问题
对照兰西经验和省市要求,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对三项重点工作的思路还不够明晰,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推进力度小,特别是在改革土地经营体制上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二是对群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引导,缺乏对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没有形成有利于三项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强劲态势;三是在推进三项工作发展上,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缺乏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四是缺乏支撑和拉动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龙头企业和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致使工作发展缓慢。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的延伸内容: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它的内容又包括哪些?
年终总结(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XX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松桃县大兴访送部的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专题总结:《客户争等级,诚信稳销量》。
正文一般分为如下三部分表述:1、情况回顾 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叫前言或小引,用来交代总结的缘由,或对总结的内容、范围、目的作限定,对所做的工作或过程作扼要的概述、评估。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评议。2、经验体会 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让人抓住要领。专题性的总结,也可以提炼出几条经验,以起到醒目、明了。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说明基本经验。3、今后打算 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它是在上一部分总结出经验教训之后,根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法、打算,成为新一年制订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得出新的奋斗目标。
1234回眸xxxx年,我办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认真贯彻省、州的各项部署,按照县委、政府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全面实施重点村扶贫开发,加大安居房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农村“五小”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国家和省、州累计投入我县各类扶贫资金840万元,其中扶持重点村资金150万元,安居温饱村工程2个40万元,国贴信贷38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270万元。利用这些资金,集中建设乡村公路、水利工程、人饮、安居房,“五小建设”工程、种植等等,有效地推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年底,项目建设安居工程累计完成431户“五小”建设完成577户;乡村公路完成7条57.5公里,架设引水管道17.5公里,新修蓄水池12个;新修“三面光”水沟4500米;科技培训4027人次。。截止年底,全县预计粮食总产量由年的1647.4万吨增加到166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03元增加到742元,预计有1362人极端贫困人口和3210人低收人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全县预计绝对贫困人口由7033人减少到5813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30947人减少到28095人。
一、一年来的工作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学习,努力规范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我县扶贫开发任务,必须抓好扶贫干部职工的学习,一是学好中央、国务院和省、州的重大决策精神,把扶贫工作摆到全局性来考虑。二是学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轻车熟路地开展扶贫工作。严格按照《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各类扶贫项目计划的编报、审批和实施工作。全面推广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强化财务管理。规范推进新阶段扶贫项目的实施。
(2)是加强制度建设,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切实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领导当楷、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的要求,在抓好相关内部制度建设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学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9项制度,并将各项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在行动上,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
2、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五小一建”工程。
农村“五小”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全面实施”五小一建”工程,激发了贫困农户越温脱贫的活力。坚持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加大扶持力度,把扶贫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是打好打胜扶贫攻坚战的关键。坚持立足农户家庭经营,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全面实施”五小一建”工程,("五小"即小沼气、小猪厩、小厕所、小街道,小菜园;”一建”即建安居住房)从整体上根本改变了贫穷面貌。年全县完成“五小建设”577户,其中桥头乡250户;南溪镇完成69户;瑶山乡126户;老范寨乡完成83户;莲花滩乡完成49户,共投资218·4万元,农民集资13·95万元,投工投劳26050个,折合26.05万元,累计完成小街道建设21086米。完成6个村了小组节能灶100户。完成安居房建设431户,共投资431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和投工投劳301.7万元,解决了2025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五小一建”工程建设以村为战场,以户为对象,全面实现了扶贫攻坚的到村入户。激发了贫困农户越温脱贫的活力;夯实了贫困农户越温脱贫的基础,为农民稳定越温增强了后劲,有效地解决了饱而不温,饱而不稳,饱而不富的返贫问题。引导农户调整结构,为贫困农户培植了越温脱贫的财源。增加了农户收入,又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从整体改变了贫困农户的面貌。示范村的建设,实现了改善生产与生活条件、富民与培植财源、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四个结合",改变了"单打一"的扶贫,突出了整体综合效益。
3、整体推进扶持重点村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年重点扶贫村项目累计完成乡村公路建设7条57.5公里,架设引水管道17.5公里,新修蓄水池12个,解决了280户1275人426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新修“三面光”水沟4500米,建设八角生态经济林1200亩,香蕉3000亩,菠萝3300亩,肉桂800亩。在实施项目的这六个村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基本协调,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4、发挥科技扶贫项目的作用,促进贫困村的农民增收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年,我办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思路和要求,培训、各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专干、贫困村村干部、示范户或科技致富带头人、贫困村农民,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紧紧围绕贫困村优势产业项目推广,对贫困村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种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使用培训,据统计,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4027人次。
5、建设“瑶家新村”,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实施异地开发扶贫可有效缓解我县的人地矛盾,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就地无法脱贫的贫困人口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以来,我办在抓好村屯道路、沼气池、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莲花滩乡干龙井村独田小组和上母鸡坡的异地搬迁工程,按小康目标要求建设“瑶家新村”,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因资金尚未到位,许多工程无法实施,为了让群众早日安置好并稳定下来,富得起来。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异地安置工作。
6、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及扶贫贴息贷款对扶贫项目的作用。
用好、管好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及小额信贷资金,年在坝洒农场、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投放小额信贷资金195万元,累计贷款农户527户,受益人口2378人;加强扶贫贷款项目的选备和申报工作。认真实施《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办法》,今年以来申报2个项目,申请扶贫资金380万元,同意贷款项目金额380万元。
7、完成上年度扶贫开发项目的督促检查和验收。
按照要求,做好年度各项扶贫开发项目的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桥头少数民族特困乡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在省、州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县乡党委、政府和挂钩部门以及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于今年7月份通过省州项目检查验收组的验收,项目总投资896.667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400.0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496.667万元,完成“五小”建设1073户,架设引水管道37440米,新建“三面光”水沟2198米,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42座,建成安居房70户,建安居温饱村两个,开挖公路42.5公里,建设八角生态林4500亩,科技培训67期4279人。解决了1036人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了5102人越温成果;彻底解决了全乡114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和收视问题;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取得了明显提高。
8、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办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县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但尽管如此,办领导仍积极想办法,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县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回顾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解决温饱目标,以扶贫攻坚总揽全局,从实际出发,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艰苦努力,创造、积累了一些符合县情实际的扶贫开发办法和路子。
一是坚持不懈大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走从基础起步,多管齐下,大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存条件的路子。
二是以扶贫扶志、扶贫扶智为根本,把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机结合,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走观念扶贫、素质扶贫、科教扶贫的路子。坚持“观念、科技、实效”的扶贫方针,通过开展科普冬春活动,广大群众逐渐从自我封闭、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中摆脱了出来,在全社会树立起了“治穷先治愚,治愚靠科技”的新观念。
三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动力,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自求发展与多方扶持有机结合,走领导带头、部门帮扶、自我脱贫的路子。始终坚持“抓扶贫首先抓领导,抓落实关键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会、部门、个人“四位一体”的帮扶责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帮扶到户,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合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和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需有所改善,但按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是部分乡镇和部门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社会帮扶、领导力度上有所减弱;部分农民思想守旧,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必须进一步加大扶贫宣传和社会帮扶的力度,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份来抓。
三是扶贫机构囊中羞涩,无钱办事;项目从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钱。应该增加扶贫项目管理成本。
四是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五是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六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XX年工作意见
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县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年我们将围绕“12345”工程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
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
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五小”建设扶贫工程。
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科学养殖、经济林果、水果加工。
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热区林果的产业开发。
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
根据“12345”工作方案,年我县的扶贫开发计划如下:
1、以6个扶贫重点村为主战场,把扶持尚未解决温饱和低收入以及无固定住房户的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计划解决1200人极端贫困人口和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利用科技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等资金,抓好初步解决温饱和低收入群体的增收工作。
3、以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人口素质为工作重点,继续建设一批村屯道路、沼气池、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
4、继续扶持历年扶贫重点村开发项目建设,使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增加和提高。
5、争取300人异地搬迁项目,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异地安置工作。
6、力争解决600户贫困山区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建设2个安居温饱村。
7、做好定点扶贫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指导工作。
8、大力发展覆盖贫困村的比较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民增收。根据各乡镇的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水果、竹子、八角、香蕉等基地的建设。
9、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0、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统筹安排好扶贫资金,严格资金投向和审批程序,杜绝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上一篇: 学校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
下一篇: 2009年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
1.百姓热线栏目工作总结
- 1
- 百姓热线栏目工作总结
- 2023-10-22
2.2010年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总结
- 2
- 2010年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总结
- 2023-10-22
3.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 3
-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 2023-10-22
4.公司部门经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4
- 公司部门经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2023-09-11
5.2010年企业文联工作总结
- 5
- 2010年企业文联工作总结
- 2023-10-22
6.化工厂上半年工作总结
- 6
- 化工厂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23-10-22
7.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 7
-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 2023-10-22
8.社区工作总结汇报
- 8
- 社区工作总结汇报
- 2023-10-22
9.2011年度酒店餐饮部工作总结
- 9
- 2011年度酒店餐饮部工作总结
- 2023-10-22
10.校友会联络部工作总结
- 10
- 校友会联络部工作总结
- 2023-10-22
一周热榜
扶贫开发协会援建项目工作总结
2023-10-22
挑战主持人-主持人大赛策划书
2022-10-31
2020期末学习决心书样本精选
2023-12-14
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演讲稿
2023-03-18
责令整改通知书模板【三篇】
2023-12-06
中学教学校长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2023-10-31
最新文章
公司纪委工作总结及计划
2023-10-23
居委会红盾维权联络点工作总结
2023-10-23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3-10-23
检封生产部宣传工作总结
2023-10-23
街道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3-10-23
客服内部管理工作总结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