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劳保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重点,围绕“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扎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2009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并提出2010年工作计划: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1.为民办实事项目较好落实。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62人,完成市下达指标4400人的103.68%,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人,完成市下达指标300人的105.67 %,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实现就业。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XX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140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85人,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人3000人的109.5%,在“两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特困职工40户,困难户150户,发放慰问金5万元。
2.就业再就业政策有效落实。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新办理《优惠证》82本,办理《失业证》341本,“4050”人员再就业57人,完成市下达指标30人的190 %,城镇登记失业率1.9%,低于市下达控制2.4%以内的目标控制线0.5个百分点,完成小额担保贷款上报审批手续26名130万元,市农行正在办理贷款发放手续,年底完成120万元的任务。对吸收7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公益性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进行社会保险补贴10723元。加大“4050”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力度,今年为1120位灵活就业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49.74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补贴42.39万元、医疗保险补贴7.35万元。
3.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得到强化。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和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6个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12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基层平台建设得到巩固,尤其在两个工业园区创办员工服务中心,较好地发挥了免费提供“用工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政策咨询”一站式服务。共发放《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维权手册》等宣传材料2572份。9月下旬在莆田工艺美术城对全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工作人员,包括6个劳动保障事务所、15社区劳动保障工作、115个村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
4、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今年我区对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重新认定,确定海峡职业学校、职工业余学校、卫生职业学校等5家为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并要求报送培训时间,培训计划等,我们随时进行抽查,促进培训有质有量地开展,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XX人,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有力支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285人。
5、招工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通过政府间互动、选派干部外出挂职、联合赴外参加招聘会,并充分发挥驻外党支部、商会的作用,为劳务工作牵线搭桥,与云南风庆、南华、鲁甸、贵州六盘水、四川宜宾、重庆彭水县等建立新劳务合作关系,开拓新的劳务协作基地,同时,借助劳务中介运作,委托劳务经纪人招工,厂校挂钩,定期输送毕业生,“以工带工、以工引工”,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来我区务工就业,招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年,通过双方劳务机构引进外来劳动力4510人,其中挂职干部引进2212人,通过“以工引工”、劳务经纪人招收工人6836人,共计招工11346人,逐渐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促进企业达产见效,努力服务我区经济建设。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巩固发展。今年新增黄石镇、镇海街道参保单位,北高镇、新度镇业务进入参保对象的审查和工资基数测算阶段,共涉及141人金额529万元,有望年底基金到位。截止12月份,全区参保单位122家,比去年底增加5个,参保人数2716人,比去年底增加164人,全年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621万元,当期结余304万元,结余率达23%,历年来的结余达3507.52万元,入存财政专户3035万元,银行存款361.29万元,其他111万元,人均滚存积累1万元。
今年共支付72个参保单位613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170万元;一保两制参保人员达468人,比去年底增加68人,占参保总数的18%,支付退休人员5人,占总支付人数的0.8%,收保费106万元,支付养老金4.6万元,人均养老金达769元,人均缴费工资963元。出台了《莆田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关于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业务办理程序规定》,成立待遇支付科,将办理退休手续与在职征收业务分开,业务台账由财务股专人经办登记,完善业务台账管理制度。把52个单位310位离退休人员做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比去年底增加12个单位共125人,社会化发放人数达51%,社会化发放单位达72%。12345
2.医疗保险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使看大病人群的药费得到妥善解决,参保人数比以前扩大了许多范畴。今年,全区参保单位340个,参保总人数37558人,征缴基金3350.02万元,医保基金支出1729.46万元。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参保登记84917人。其中成年人3516人,学生儿童14044人,先行参加新农合6453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3756人的101.4%,根据各个居委会和学校收费情况统计共参保17560人,收到保费1141122.8元(其中成年人527400元、学生儿童613722.8元)。做好医改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工作,共完成参保测算、核对医改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48家,2443人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已到位基金2013万元。
3. 农村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共组织农村各界人员334名参保,收取103.42万元保费,其中收取19人村干部养老保险金41.12万元,组织义务兵241人入保,收取义务兵养老保险金31.63万元,组织74人以新方案参保,收取保费30.67万元,目前全区共有60人定期领取养老金。已受理木兰溪霞林段防洪工程、黄石旧街片区改造项目、城港大道新度下坂安置区项目、南郊路、西洪路、东梅路建设项目、荔园工业园区01地块、04地块、06地块、洞湖路建设项目、莆田市环境卫生基地、黄石001地块、005地块、006地块等32个项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申请审核。
4.失业保险作用进一步发挥。今年,全区失业参保单位475家,参保人员24362人,征收失业保险金620万元,完成省下达指标588万元的105.44%,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330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6387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92万元、门诊医疗补助费17.52万元,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2594元;为950名农民合同制工人发放生活补助费126万元。共计发放失业保险金435.52万元,年检缴费手册356家21340人,做到了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宣传与执法工作力度,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询问和联合执法检查等方式,截止目前,共监察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67家次,涉及劳动者40315人次,其中农民工为40185人次;立案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79件,已结案79件,追发劳动者工资1228人,金额245.46万元;处理突发罢工事件3起,涉及人员259人;补签、续签劳动合同4860份,查处童工案件1起。通过开展多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活动,纠正了违法违规行为,宣传了劳动法律法规,增强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创建和谐工业园区
组织开展劳动合同“百日签约行动”、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推动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逐步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动态监管,共检查用人单位87家,涉及劳动者9430人,补签劳动合同1752人。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在工业园区内企业普遍建立“自我调节、平等协商、劳动保障制度落实、劳动关系双方实现双赢”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法制宣传,促进企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用工的法制观念。
2.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年初我区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大检查工作,向建筑行业、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餐饮业、小型加工企业发出自查表286份,出动检查563人次,检查用人单位396家,涉及农民工30293人,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企业23家,涉及农民工752人,为农民工讨回工资福利待遇37.92万元,补订农民工劳动合同24749人。今年会同人事、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职业中介2家、人才中介机构2家、用人单位28家,规范22家企业招工行为,为6位劳动者讨回劳动报酬7632元,为1620位劳动者补订劳动合同书,净化了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五六月份,我们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情况监督检查活动,检查的重点是服装加工、鞋类、餐饮、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企业自查,劳动保障部门到企业实地检查和生产场所现场抽查,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等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落实整顿到位。六七月份,我们牵头组织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开展了对纺织、服装、制鞋、电子、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小作坊等用人单位执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的执法检查,共检查46家用人单位,涉及员工4900人,发出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12份,查处并责令清退非法使用童工(嫌疑)1名,保障了未成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从九月份起,组织开展遵守劳动合同法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8家,印发宣传资料500多份,从目前初步检查情况看,各类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有充分认识,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以上。
3. 加大工作力度,排查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事件
坚持重在源头、重在基层的工作原则,做好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预防、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调处,各镇街严格按照《**区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问题的实施意见》,实行定期排查,重点排查,对各类企业进行摸底,了解掌握用工、工资发放情况。对工资发放不及时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的企业,重点防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排查的重点:(1)工业企业。由各镇(街)负责对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三合一”和“三无”企业进行排查、备案,对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分类管理、全程监控。对拖欠工资一个月以上的,重点防控。(2)建筑行业企业。由区建设局负责对建设施工单位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排查。政府性投资大型项目(比如安置房、铁路建设)、商业开发项目(比如各房地产开发项目)面临经营困难、贷款困难,在排查过程中,发现不按劳动合同、工程进度发放工资的,进行预警,对恶意拖欠工资两个月以上的,予以曝光,并协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处理,重点监控。(3)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新出现的遗留问题。由各主管部门在排查后及时处理,能当场处理的予以现场解决,涉及多部门的要跨部门协调处理,牵扯到政策性的事项要重点处理。如新度镇通过排查,发现永佳拖欠员工86人22万元工资,通过落实防控措施,得到及时化解;西天尾镇通过排查,发现云顶枫丹工地160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正在实施重点防控,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12345
4.提高应急能力,处置突发事件
劳资纠纷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难度大,健全和完善突发劳资纠纷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十分重要,一旦发生因欠薪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关部门能够迅速介入,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防止事态扩大,尽快平息冲突,解决矛盾,稳定局面。针对突发事件,劳动部门成立了应急分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抓住有利解决问题的时段,成功处置多件劳资事件。如:黄石洛驰鞋厂148名工人已集结准备上路讨薪,我局接到投诉,及时赶到现场,协调解决了25万元欠薪的支付。新度优雅尔鞋厂拖欠26人11.2万元,镇海天马鞋厂拖欠85人21万元,由于第一时间介入,都得到妥善处理,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5. 完善劳动保障多元化调解衔接机制,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
建立仲裁申诉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使有争议的案件能够及时办理,尽早办结,切实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保障多元化调解衔接机制,健全区、街道(镇)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创新调解方法,按照“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积极推行立案前调解、开庭审理前调解和仲裁裁决前调解,争取双方当事人都比较满意案件的处理结果。截止12月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7件,涉及职工87人,已结84起,正在办理3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受理用人单位及受伤职工提起工伤认定申请302起,受理的工伤认定申请案件经过调查,已作出认定决定285起,目前正在处理1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5%,今年经过案前调解成功的案件占总案件的31%,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如荔树湾工地因交通事故引发争议,通过我局耐心说服调处,连续一天半成功解决了二死六伤的工伤赔偿问题,取得了案结事了的效果。
(四)协调合作,农民工工作形成氛围
我区农民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09年莆田市农民工工作要点>的通知》(莆农工办[2009]3号)的精神,紧紧抓住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采取有力措施,已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工作机制,全区农民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部门合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取得新进展,农民工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户籍管理、职业卫生、居住条件,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举办一年一度百名优秀农民工表彰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五)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今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及创建第五轮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港城‘两个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和“争先锋、比奉献、落实‘四用发展’”实践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全区组织工作会议、区直机关党的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围绕发展抓党建,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抓好党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局现有党员42名,我们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班子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科学长效管理机制。加大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ab顶岗制等制度的落实力度,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劳动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水平提高了。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就业工作困难
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并存,新增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同时存在,难于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动态,也难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意愿的调查,降低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果,劳动保障“三基”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一户一就业的就业服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二)企业用工对接难
由于当前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用工成本增加,有些企业待遇不高、超时加班,新员工稳定性低,造成对接难和后续引进难。一些企业为了便于管理,重女轻男严重,违背劳务市场规律,一批批错失良机,难以对接。由于劳动力所掌握的技术与企业急需不能对接,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一时很难适应和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造成招工与就业对接两难问题。
(三)医保基金征集难,扩面难
三资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停停保保现象十分普遍,中断期间补缴难度大,职工不肯补缴,造成没有连续缴费。医保扩面难度较大,国有、集体企业已全部改制、关闭,续保人员较少,退休人员较多,若不扩大医保覆盖面,基金运转风险程度加大,扩面工作需政府多个部门联动。医改前退休人员已通过省级补助资金解决其参保问题,但医改前关闭医改后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如何解决,仍是群众关心,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还未实现网络化操作,没有使用ic卡,手工操作,增加了大量工作量。12345
(四)机关事业社保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影响参保单位积极性,经费开支仍从基金中提取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不挂钩,无法体现缴与不缴,缴多与缴少,缴长与缴短,其养老保险待遇的差别,这种情况极大损害参保单位的积极性,对参保意义产生怀疑,经费开支仍从基金中提取管理费列支。
(五)新型农村社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尚未理顺,经费纳入财政拨款尚未落实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尚未理顺,我市的涵江区、仙游县等县区已按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负责管理运营新方案保险基金,但我区农村社会保险按新方案征收的基金尚未纳入区财政专户管理。区农村社会保险中心经费纳入财政拨款尚未落实,2009年8月份,省劳动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再次联合发文,要求各市县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但至目前尚未落实到位,我区农村社保中心人员工资已欠发。
(六)农民工维权工作存在困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企业产业结构、产权结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劳动者的“就业难”与企业的“招工难”相互交织,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打破了劳资双方的利益格局,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认为兑现职工待遇会增加企业成本,导致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采用短期合同的形式规避法律责任。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不理想,劳动关系的确立不够规范,员工辞职难,克扣工资现象时有发生。
三、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我们将立足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扩就业,抓重点,保稳定,破难题,促发展”,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出主意、解难题,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支持,办实事,办好事,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一)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通过三基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建设水平,摸清农村劳动力状态,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企业特许工种的技能鉴定,重点开展零就业家庭、农村就业困难户的就业援助服务。切实做好企业的用工动态管理,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市、区、镇(街)劳动保障信息联网。面对不断变化的用工形势,探索招工新途径,服务企业用工,规范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工作站的作用,把职能向基层延伸。2010年开展进城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150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加就业能力,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0人。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展就业援助,为“4050”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创业小额贷款,解决有就业意愿对象的就业困难问题。
(二)加强用工服务,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1、提高招工实效。充分利用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劳务中介机构等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优势,深度挖掘全区的劳动力资源,组织开展定向预约培训,校企联合,加强各方的对接与交流,建立互通有无、有效服务的长效用工供求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探索与劳务输出地乡镇一级结对,企业与职业学校结对,并选择一些企业与当地职校结对,进行劳务合作。发挥政府牵线、企业主导的作用,增强招工实效。加强跟踪管理,典型引导,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务经纪人队伍。有关部门经常与用工企业保持联系,及时反馈用工服务信息,听取用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多深入企业,树立关爱农民工企业典型,形成宣传效应。加强联络跟踪,进一步发挥劳务工作站的作用,贴近外来工掌握思想动态,帮助新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稳定率。“筑巢引凤”,在员工中物色培育一批劳务经纪人,提高招工效应。
2、优化用工环境。认真落实外来工优惠政策,形成尊重关爱外来工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企业善待员工推行人性化管理,形成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合理降低劳动强度,鼓励实行工龄奖励制度,全面落实加班补贴,改善农民工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提升企业文化,开展节日活动、人文关怀等,进行进厂上岗前培训。
(三)强化社保扩面征缴,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1、继续推进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工作。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镇(街)及改制、破产单位职工针对性的宣传,使机关社保政策深入人心,提高单位、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开展社会保险核查工作,促征收保发放,与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养老保险核查工作,重点核查缴费基数、在编人员和异地安置离退休人员生存情况等,有效杜绝漏缴、欠缴,巩固西天尾镇、黄石镇、镇海街道业务,拓展北高镇、新度镇、拱辰街道办事处业务,及时加大镇街基金收缴和清欠力度,提高参保率,力争覆盖面达95%以上,切实做到应收尽收。根据全区参保人数,经测算,2010年度征收养老保险基金目标任务数1150万元。三是加强业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推广社会化发放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断总结社会化发放经验,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覆盖面达80%以上(2009年覆盖率为50%)。四是加强基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内控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增值。12345
2、加大医疗保险扩面、监管工作。一是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覆盖面,全区15个居委会按户组织居民(含外来迁入户)参保,学校组织区外籍城镇户口学生参保,计划新增人数2.9万人,达到4.6万人。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基金按时足额到位,积极认真地与财政及各参保单位计算足额缴费基数,防止压低征缴基数,并及时督促缴纳,保证基金足额及时到位。三是强化基金管理,控制支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沟通与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达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严格医疗费用的申报审批制度,提高医疗费用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严把转院、转诊关,控制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3.稳妥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险工作。一是积极推行《**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组织农村人群参加新方案保险,扩大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抓好村干部、义务兵养老保险等重点险种。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维护基金安全。三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把按新方案征收的农保基金由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管理,积极向区领导和区委编办汇报协调,解决好机构和编制问题。四是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有关审核工作。
(四)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着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0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别是要注意企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劳动保障监察的应对措施,在依法监察的同时,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加快改革创新,确保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推进“三法”的贯彻落实。大力《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及时纠正企业和职工对《劳动合同法》某些条款的误解,密切关注企业用工和劳动争议案件的动态,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大规模裁员的行为,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加强劳动合同法制化建设,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的指导监督。
2、预防排查劳资纠纷。加强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保障管理的服务和跟踪,实行定期排查,重点排查,对各类企业进行摸底,了解掌握用工、工资发放情况。加大对企业工资发放的监测力度,对工资发放不及时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的企业,要重点防控,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实行专户管理。二是完善劳动关系调解衔接机制,形成由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争议仲裁组织等组成的各成体系、互为补充的一种满足劳动者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纠纷有效解决系统。以维权宣传、信访调解、争议调解为轴心,以化解纠纷为目标,以监察处理、仲裁裁决为保障,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类劳动关系纠纷的纠纷解决体系。
3、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力度。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同110联动,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和维权工作。实行“劳动监察网格化”、“劳动用工基本信息网络化”管理,扎实做好基础资料调研和管理网格建设工作,尽快将游离于劳动行政管理之外的各类用人单位纳入“网络化”、“网格化”管理之中。开展劳动合同“百日签约行动”、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用工管理,推动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动态监管,减少不必要的劳资纠纷,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格局。整顿“三无”企业和 “三合一”企业,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督促其办理工商登记,逐步规范用工行为,净化就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企业、职工对劳动保障法规和劳动仲裁工作的认识,加强劳动信访工作,实现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创新调解方法,加强争议预防,严把合同鉴证关,规范劳动力市场,做好工伤认定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协调,扎实做好农民工工作
一是加强农民工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摸清全区外来、外出、内转农民工基本状况,建立信息台帐,进行动态维护,确保数据的精确。强化农民工政策调研,探索适合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二是继续搞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坚持实事求是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切实搞好农民工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农民工的方针政策。 三是组织开展优秀农民工宣传表彰活动,树立杰出农民工和关爱农民工企业的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12345XX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县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树立“保就业、健社保、强培训、促和谐、稳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挥劳动保障整体功能,将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将推进改革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将完善政策与改进管理服务相结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创新,扎实工作,劳动保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顺利完成州局和县人民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
XX年,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七次全会,州委六届七次全会以及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全县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关四项制度建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松解、标准上不降低,为扎实做好我县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政治理论保证。我局认真贯彻领会各级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加强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把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XX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XX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53人,完成州局下达目标任务1200人的10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50人的310;就业困难(4050)人员就业124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120人的103;城镇就业人数1308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56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县级目标任务的100;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贷免扶补”扶持创业人数96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16人的600,完成县政府目标任务55人的175;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79人,完成州县目标任务250人的112;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3610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3500人的103,完成县政府目标任务2500人的144;转移农村劳动力8545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7000人的122,其中:有序输出419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56户,发放贷款285万元,贴息160856.52元,贷免扶补96户,发放贷款480万元,为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创业资金保障。
2、劳务经济开发工作势头强劲。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545人,其中:县内转移2058人;州内转移1691人;省内转移1401人,省外转移3395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539.8万元,农民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5200元,比上年增469元,一大批农民增收脱贫,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扩面征缴工作整体推进,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04人,完成州、县目标任务1845人的103,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为1163人,完成州、县目标任务1100人的106,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180人,完成目标任务15的240;城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4471人,其中: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792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1100人的72,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5人,完成目标任务260人的102,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4102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305人,完成目标任务500人的61;(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75人,完成州级任务7278人的99.9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18人,完成州县政府年初下达目标任务6724人的99.91;(3)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07人,完成县政府目标任务3400人的100;(4)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检查完成率为州局目标任务100的100。社会保障卡发放率达到了100,全县养老保险数据上传率达100。
4、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获证人数388人,完成州级目标任务320人的121,对全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技术工人11个工种符合条件的103人进行审核送培取证,其中:初级工13人,中级工51人,高级工39人。培训农村富余人员农业机械操作工72人(初级工),培训保安工种人员58人(初级工),烹调工种138人,其中:初级工135人,中级工3人,培训企业技师6人,完成目标任务5人的120。
5、劳动保障维权执法力度加大,劳动者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全年共受理农民工、伤残病人等弱势群体劳动争议、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工伤赔偿争议案件共53件,涉及人数143人,涉及金额72.3万元,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0件,伤残赔偿案件3件,劳动争议仲裁年结案率达100,完成州级目标任务95以上的100;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维持率达100。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全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本年度全县用人单位共151户,在岗职工人数1842人,签订劳动合同人数1806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8,完成目标任务98的100。其中:农民工1233人,签订劳动合同1197人,合同签订率达97.1;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累计应签订劳动合同531人,实际签订劳动合同531人,签订率达100。本年度直接来信12件,直复12件,直复率100;直接来访64人次,答复64人次,答复率100。12345
6、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逐步完善。我局在实施的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已全面竣工验收,结合“2113116工程”,为全县七乡三镇劳动保障所配齐了办公设备。规范了日常工作程序,90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达到“2113116工程”建设目标;乡镇、社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连通率达100;积极做好劳动政策法规宣传,发布信息24条,完成州级目标任务30条的80。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并重,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以创业为动力,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服务为手段,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进一步健全了目标责任制。根据省、州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州、县政府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各项保障措施,促进了就业再就业目标的落实。二是进一步抓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以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狠抓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就业政策的落实。重点突破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工作进展缓慢的难点,加强与财政、地税、工商、金融等部门工作联系,将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扶持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在本县创业的农村劳动者,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经营活动减免了税费和行政事业收费,累计减免67552.25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提供创业环境。三是进一步抓好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我局将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结合省、州《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发展回归经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县劳动力市场职业技术培训站”,明确了工作人员,制定了《××县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方案》。多方收集信息,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加大开展技能创业培训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业务职能,形成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小额贷款和社会保险关系等“一条龙”的就业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政策咨询服务周”等服务活动,开展省内外企业现场招聘会8次,提供就业岗位598个,成功输出419人。县政协专题听取了我县就业、再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认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转移工作做出了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五是根据迪劳社[XX]35号《关于贯彻落实迪庆州人民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迪劳社[XX]36号《关于贯彻〈关于贯彻落实迪庆州人民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失业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认定了全县10个困难企业,稳岗人数为309人,支付社会保险补贴377008元其中:养老保险274025元,医疗保险82579元,失业保险20404元。六是根据关于印发《迪庆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局积极向上申报就业见习基地2个,即:××县综合贸易公司及××县人民医院,提供51人见习岗位,完成州级目标任务15人的340。
2、以强化技能培训为龙头,推动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一年来,利用已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基础和优势条件,抢抓政策机遇,拓展培训途径,将培训工作向纵深推进,促进了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一是技能就业培训计划目标稳步推进。明确了培训的工作任务、目标,制定了考核办法,强化了就业培训的工作职责,为实施高质量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开展送技能下乡、下基层活动,就近就地培训农村劳动力,为提高全县宾馆客房服务质量,培训宾馆客房服务员62人,为提高劳动者技能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在巩固先前劳务输出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展转移就业新空间,加强与云南省警察协会、昆明安泰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省人力资源中心驻深圳办事处等8家知名大中型企业劳务协作,组织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向务工环境好、收入高、安全有保障的地区和企业转移,逐步实行订单就业,定向输送。
3、坚持完善政策与扩大覆盖面并重,积极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健康运行。一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在社会保险征缴工作中,积极宣传政策,提高参保对象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申报核定和征缴手续,执行“两表一签字”制度,实现各险种平衡征收。重点向个体私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挖掘扩面潜力,促进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水平,全年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达90。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时为1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医疗救助金2.3万元,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云劳社发〔XX〕1号文件精神,为符合条件的484人调整增加养老金,人均月增养老金128.12元。认真做好各项医疗保险基金缴费基数核定工作,XX年,共核定参保单位152户,灵活就业人员(含农民工)68人。二是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积极宣传贯彻国发〔XX〕38号等文件精神。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重点宣传个人账户记账规模,新老计发办法的调整,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利益。全年,对符合条件的24名企业职工报批了退休手续。办理了39名职工调动手续。完成工伤初审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上报5件5人。落实了24位合同制教师代课期间的工龄。三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调查摸底工作。经过实地调查,6个乡镇涉及被征地农户619户涉及2320人,其中:人均面积低于0.3亩的农户182户736人。符合参保条件的16—59岁农民有413人,60岁以上的有44人。根据云府明电【XX】134号文件精神,上报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申报材料,并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前期调查摸底工作。结合我县养老保险工作实际,县人大专题听取了我县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了视察、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查,认为我县养老保险工作做出了成绩,得到县人大的充分肯定。12345
4、坚持服务企业与服务劳动者并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进基层进单位宣讲、在网上公开等宣传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2)以劳动年检为契机,加大劳动执法力度。1、根据迪劳社XX11号关于转发《省厅关于开展XX年度劳动保障执法年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我县劳动保障执法年审以劳动用工,签订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全县劳动执法年审应参审户数142户,实际参审142户,涉及劳动者5113人,年审覆盖率100。对欠费单位追缴养老保险1户,追缴金额5.1万元,审查用人单位规章40件。2、根据迪劳社(XX)1号关于转发《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全省开展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执法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年共检查8户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196人。因企业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案件1件,涉及职工13人,拖欠工资1.53万元,已及时处理解决。3、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云人社明电XX7号及迪劳社XX49号文件的通知)精神,按要求及时成立联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检查方案,检查组重点检查砖瓦厂、冶炼厂、小矿场、小作坊、超市用工情况,对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使用童工等进行检查,全县范围内共检查19户,涉及劳动者441人。通过检查,11户238人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有18户404人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清退童工2名;督促5户135人办理了工伤保险登记;对17户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整改。
(3)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和维权执法。强化了劳动仲裁处理能力建设,简化了办案程序,建立了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案件调处率达100。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和重点工程巡查等活动。
(4)切实做好维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妥善处理来信来访案件,调整完善信访处理程序,制定规范信访秩序方案,创造和谐信访环境,切实加强矛盾排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企业、调处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5、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1)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为确保州县政府实事之一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有序推进,在工作中做到了“三抓”:一是抓组织领导,争取领导重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二是抓政策宣传。印发宣传手册,宣传提纲,将参保政策和办法宣传到户到人,到学校、到医院,扩大了宣传面和社会知晓率,提高了广大居民参保的积极性。三是抓工作落实,制定了工作方案,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乡镇、社区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2)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送科技下基层、送温暖进村”活动,针对扶贫挂钩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渴求和法律知识的缺乏,外出务工难等问题,在扶贫点组织两期农村实用技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学习培训,在国庆前夕给扶贫点贫困群众送去了大米一吨,衣服11袋,被子16床,慰问金3200元,公路维修费18650元。通过帮扶,山区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三、XX年1-11月各项资金收支情况
机关、事业工伤保险金应收323082.92元,实收5995.83元,支出168187.05元,生育保险金应收538471.71元,实收10383.21元,支出74706.66元;企业工伤保险金收入106817.83元,无支出;生育保险实收44207.87元,无支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应收370万元,实收30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工养老保险金应收130万元,实收111万元,当期征缴率83;累计为2202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6438.23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705人,发放养老金5781.48万元;企业单位497人,发放养老金656.7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3396000.37元,本期收入8619344.20元,支出12945467.31元,累计结余19069877.26元。大病补充保险基金上年结余6920231.87元,本期收入1419993.70元,支出825000.00元,累计结余7515225.57元。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上年结余6705451.18元,本期收入6312705.32元,支出297263.12元,累计结余12720893.38元。离休及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347904.17元,本期收入930686.51元,支出573785.92元,累计结余2704804.76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19775.38元(其中上级下解支出预拨数600000.00元),本年实际支出314006.20元。失业保险费收入1821902.12元,上级补助收入22968元,支出22968元。12345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金融危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由于新成长劳动力增多、大量的返乡农民工未实现返岗就业和重新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大量增加等因素,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地域用工需求减少,同时我县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致使用工需求下降,全县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就业难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二是扩面征缴难问题日益突出。部分企业面临裁员和不再吸收新员工,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较差,存在企业无力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欠费问题仍然存在。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度不健全。一是创业配套政策相对滞后;二是扩面征缴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基本由劳动保障部门承担,对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三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有待完善。由于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偏低,目前无门诊费用,扩面和续保工作难度大;四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尚未全面推开。
(三)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一是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企业退休人员不断增加。二是扩面征缴空间狭小基金收入增长幅度小,扩面征缴工作难。
(四)劳动关系协调和维稳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用工渐趋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提高,但一些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内部制度不健全,有的流于形式只签合同不办保险。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劳动争议案件、信访案件处于上升趋势,农民工工资拖欠、劳动关系纠纷、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上访等案件明显增加,维权维稳任务十分繁重。
(五)基础管理和部门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劳动保障部门工作内容、管理服务人群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医疗保险、工伤认定、劳动争议仲裁,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的开展形成人少事多的局面,在优化岗位配置的同时,还需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给予适当补充力量,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五、XX年劳动保障工作安排
(一)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局势。一是完善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配套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二是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动态监测,加强失业调控,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制定出台失业管理配套政策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三是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继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四是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返乡农民工就业监测统计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四送”帮扶活动。五是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扩大就业援助范围。
(二)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党风廉政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劳动保障干部队伍;二是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就业政策的实施和“回乡创业”工程,鼓励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实现二次创业;做到搭建创业能力提升平台,有效开展创业培训,做好创业项目征集和推荐和后续服务。
(三)贯彻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一是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前期准备工作;研究解决我县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问题;进一步理顺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抓好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的参保工作。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在我县的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四是抓好XX年度社会保险登记年审和申报核定工作。五是抓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等工作。六是强化社保稽核,加强动态监管。
(四)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和维稳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和企业用工管理工作。二是继续做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活动,加强劳动工资宏观指导,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规范协调劳协关系,提高合同签订率。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落实建设领域劳动用工项目管理制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巡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等维稳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来信来访,切实维护社会稳定。12345
(五)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是加强培训与就业的对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项目培训”。二是拓展职业技能鉴定领域,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在线考试,继续推进技能鉴定“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鉴定质量,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六)进一步加大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加快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七项险种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加大交叉检查和整改力度,有效控制基金管理的风险。完善内控制度,规范经办业务流程,确保社会基金的安全完整。
(七)加强部门能力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系统领导班子、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抓好党建、干部职工培训教育、五型机关创建和反腐倡廉等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抓好XX年劳动人事机构改革工作为契机,理顺职能,提高部门协调运转能力;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塑造良好的部门形象。
12345省农民体协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
省农业厅厅长、省农民体协执行主席陈柏槐
(XX年3月2日)
同志们:
XX年全省农民体协工作会、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竞赛工作会现在开始了。我受省农民体协常委会委托,向大会做省农民体育协会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任务的报告。
一、XX年工作情况
XX年,省农民体育协会在中国农民体协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市、州、直管市领导的重视和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和省体育局两家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为目标,以乡镇为重点,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全面推动我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我省农民体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可喜进展。省农民体育协会再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湖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农民体协秘书长王觉非、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党委书记张本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并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抓好我省农民体育工作目标措施的落实
XX年元月,省政府、省农民体育代表团及省农业厅和农民体协召开了“参加第五届全国农运会湖北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暨XX年省农民体协工作会”,对我省农民体育代表团夺得19枚金牌、18枚银牌、1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进行了总结和表彰,认真回顾和总结XX年工作,明确了XX年我省农民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省领导邓道坤、鲍隆清、刘友凡、周宜开出席了会议,邓道坤、刘友凡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我们围绕会议确定的XX年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第二,抓住贯彻落实省委(XX)13号文件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第三,以乡镇为工作重点,抓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农民体育服务切实加强;第四,加强农民体育组织建设,发挥体育先进乡镇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构建农民体育活动网络。
二)积极参加和承办全国各类赛事并取得了好成绩,展示了湖北农民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
(一)、XX年6月10—11日,由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办、省农业厅、省农民体协、武汉市农民体协、汉阳区政府、江堤乡政府承办的XX江堤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健身秧歌大赛(东部)在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的先进乡镇秧歌队200多名运动员汇聚江城。经过两天的角逐,我省江堤乡队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陈耀邦、省人大副主任邓道坤、副省长刘友凡、蒋大国、省政协副主席翁行德及武汉市、汉阳区四大家领导出席了大赛的开闭幕式,刘友凡副省长、蒋大国副省长分别致欢迎、欢送词。本次全国大赛在中国农民体协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以前瞻的策划、严密的组织、周到的服务、精彩的比赛、全面的报道,展示了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崭新形象,得到各省市的高度赞扬。陈耀邦主席评价此次大赛“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赋有全民健身特点,同时突出了体育扎根群众、服务‘三农’的主题”。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称此项活动是“全国大赛乡村办,开创了全国体育比赛的先河”。
(二)、首届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特色项目展示大会于XX年11月1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代表中南五省参加展示大会的我省宜昌窑湾乡省秧歌基地16位农民表演的“巴山舞”成为大会吸引众多观众的热点,被评为大会优胜奖。中国农民体协的领导赞扬说:湖北的巴山舞是巴楚文化与现代体育健身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本次大会的办赛宗旨,体现了体育是文明使者,是生命的灵魂,是内在形象感光的丰富内涵。中央电视台跟踪报道了湖北队的表演情况,认为是本次大会展示项目中最具推广价值的三个项目之一,并录制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5、7套节目向全国推广和介绍。
(三)、XX年4月3日—7日,第十二届全国农民象棋赛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武汉市江堤乡象棋基地代表队齐心协力、再创佳绩,一举夺得女子团体第三、女子个人第一和男子团体第三名,继续保持了我省这一项目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四)、XX年7月,武汉市洪山乡余家湖村龙舟基地男子龙舟队赴浙江龙游市参加中国龙游国际龙舟赛,在高手如林的灵山江上,全体运动员发扬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取得了男子500米竞速第六名、2500米环绕赛第五名的较好成绩。
(五)、XX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农民体协承办的全国舞龙舞狮培训班在武汉市开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多位体育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为发展我省农村的民间传统体育,省农民体协借助此次培训的师资力量,同期举办了我省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全省各市、州22名体育骨干参加了培训。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雷军、中国龙狮协会秘书长余汉桥参加了开幕式,对湖北承办培训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此次湖北承办的培训班,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紧凑,针对性强,效果好,各地积极报名参训情况令人鼓舞,要把湖北承办培训班模式定为今后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在全国办班培训的一个样板。 12345
三)省农民体协各项工作保持了多年来的好形势,体育活动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一)、为欢度新春,颂扬我省农业大好形势,XX年2月我厅在洪山礼堂举行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型文艺晚会。体协积极响应,选派江堤乡、陈贵镇、还地桥镇的欢庆锣鼓队、舞龙队、舞狮队、武术队共百余人参加了文艺演出,农民演员的精彩表演,激起了阵阵掌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XX年8月,全国迎十运火炬接力跑湖北站活动隆重举行。我们组成400人的农民方阵,与工人、学生、解放军、警察等方阵一起,在俞书记、罗省长的带领下,从水果湖至洪山广场,较好展示了新时期我省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三)、我厅和省体育局在全省农村开展实施的“两打两晒(赛)”第二期工程经过6个月的努力已全面完成。“两打两晒(赛)”是我省农民体育运动创建的著名品牌,为拓展品牌效应,二期工程在认真总结一
期工程的基础上,由“建线”改为“线片”结合,并进一步明确了资金投入与配套办法。截止去年底,我省分别在黄石市陈贵镇、鄂州市蒲团乡、咸宁赵李桥镇的38个行政村新建晒(赛)场38个,较去年新增场地7个,深受各地农民群众的欢迎。《人民日报》记者为此向我作了专题采访,并在9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湖北实施“农村综合运动场计划”》的文章予以赞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四)、由我厅和省体育局、省农民体协主办,鄂州市政府承办,市农业局、体育局、鄂州大学、鄂州市泽林镇协办的全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式暨全省农民三人篮球赛于XX年10月27—29日在鄂州成功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的农民体协领导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农民运动员共120多人参加了启动式和体育竞赛活动,黄石、襄樊、宜昌三市分获三人篮球赛1—3名。省体育局副局长冯梦雅、我厅副厅长高泽雄等负责人出席了开闭幕式活动。 “三人篮球赛”项目符合我省农村体育场地不足、易于农民群众掌握的特点,是我省推广农民体育健身项目的有益尝试。
(五)、由省农民体协主办,省水利厅承办的省直农口第十三届“兴农杯”运动会成功举行。一年一度的省直农口“兴农杯”运动会于去年9月25日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落幕。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农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气象局、农垦局、油料所、农科院、国土资源厅、扶贫办等17个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今年的“兴农杯”运动会,设立爬山、扛沙包、迎面接力、定点投篮、跳绳五个比赛项目,并同木兰山风景区职工进行了拔河表演赛。农口各部门对“兴农杯”运动会十分重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通过一天紧张、热烈的比赛,省水利厅、林业厅、农垦局获得了团体前三名。中央电视台五台和新闻频道、湖北电视台对运动会进行了报道。
(六)、此外,我厅干部职工健身房交付使用,为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创造了条件。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活跃农业厅机关文体生活,我们在厅事业大楼投资近20万元,购置体育器材30多件套,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农业厅干部职工健身房、乒乓球室、休闲厅和淋浴室,这不仅为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推动全省农民体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各市、州、林区农民体育工作开展活跃,活动频繁、影响力不断扩大
今年我省各级农民体协以隆重纪念《纲要》颁布十周年为契机,努力提高农民体育活动的普及性、影响力,不断提升活动层次,通过举办农运会、培训班、趣味比赛等农民体育活动,在全省农村形成了较为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掀起了新一轮体育健身热潮。
武汉市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农业局、体育局、农民体协承办了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设置健身秧歌、中国象棋、乒乓球、趣味体育创编等4个大项、21个小项的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达524名。这是武汉市农民体协贯彻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创建和谐武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举措。这次农运会项目设置“农趣”十足,省市新闻媒体极为关注,先后发稿近30篇,这样规模的聚焦武汉农民体育活动还是第一次。
黄石市第二届农运会举办期间,各乡镇不但踊跃报名参赛,还积极承办单项比赛,还地桥镇承办的自行车载重比赛和灵乡镇承办的三人篮球赛十分火爆,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令市体育部门大喜过望。黄石市体育局的领导总结说:今年的城运会、农运会出现了怪现象,过去闹的红火、积极参与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今冷漠,倒是一些乡镇热情高涨,比赛成绩也大幅提高,出现了城里冷、乡下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
宜昌市农民体协根据人群流向合理调整体育工作布局,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充分发挥了乡镇和文体中心户的骨干作用,逐步完善农民体育服务网络体系,体育进农户、进乡村,为构建和谐宜昌作出了贡献。截止去年5月,全市命名了2179个文体科技中心户,这一新的农民体育活动平台,按照“三要三能”条件建设,突出群众化、特色化,地域化优势,融合市场化运作模式,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示范户,理论政策的宣讲户,先进文化的传播户,农民体育的带头人。 12345
襄樊市农民体协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强化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的领导职能,全市98%以上乡镇建立了农民体育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咸宁市农民体育工作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加“全民健身周”万人迎春长跑活动,派队参加全国象棋赛,举办全市重点乡镇篮球赛,圆满完成了“两打两晒(赛)”第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随州市、黄石市、襄樊市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在落实农民体育专项经费预算上取得了较好成绩;荆门、天门、潜江等市的农民体育工作在市农业局领导的支持下,克服人员少、缺经费等困难,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五)加强沟通,扩大影响,舆论宣传做到了精心有度
年初,我们就明确专人抓农民体育宣传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和任务。针对我省具体情况,提出了 “大型活动重点报道、突出特色计划报道、抓好亮点全面报道”的目标要求,全力为农民体育宣传造势;二是精心组织策划。重点报道了湖北省第五届全国农运会总结表彰大会、全国秧歌大赛、“两打两晒(赛)”工程、“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式和全省三人篮球赛等重要活动。各市州农民体协也积极报道了所在地开展农民体育活动的情况。初步统计,XX年关于农民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专题采访达到百次以上,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宣传文章5篇,参与报道单位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体育报、中国农民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三是进一步加强同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掌握用稿信息。在联系和沟通中组织好稿件,策划好新闻源,向新闻媒体推出一些有份量、有影响的新闻素材,为宣传湖北农民体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XX工作的几点体会
XX年,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履行农民体育工作职责,努力推进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省农民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挥先进示范带头作用是取得我省农民体育工作成绩的有效支撑
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协的统一部署下,我省自86年以来,广泛开展了农村体育先进典型的创建评选工作。截止XX年,
全省已拥有全国体育先进县43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53个,省级农村体育先进乡镇238个。此外,我省还创建了6个全国武术之乡、3个全国田径之乡、1个“中国龙狮之乡”,29个农民体育项目基地,全省20%以上的乡镇都创立了一项或多项特色鲜明的体育健身项目,这是一股难得的工作之源、力量之源。省委俞书记XX年在听取省体育局工作汇报时就指出,农民体育首先要抓好点的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市、州农民体协干部基本是兼职,也缺乏财力支持,尽管困难很多,但我省农民体协战线的广大干部靠多年来的农民情结,靠克难奋进的开拓精神,靠多方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树典型、搞示范、重引导,抓牢一个先进乡镇,或建立一支活跃的农民体育队伍,或开展好一项有特色的农民体育活动,或树立起一块农民体育品牌,或创建一个农民体育项目基地,不仅可以做得到,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也是武汉、黄石、宜昌、咸宁等市多年来的成功经验。
二)加强“农”、“体”沟通,搞好密切配合,是我省农民体育工作的成功法宝
农民体育事业是全社会关心注重的事业,也是体育部门份内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沟通,加强配合,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体育的发展。每年各市、州都会开展一些有较大声势的农民体育活动。不少体育部门在与我们接触中多次谦虚地表示“是你们(农民体协)在帮助我们做工作”。一年来的实践也再次证明,凡是与体育部门合作好、沟通多、联系广的单位,工作的点子就多,工作的办法就活,工作的水准就高,工作的成效就大。反之,既没有乡镇的支持,也缺少体育部门的合作,再加上人手少,经费乏,工作是很难出成果的。
三)坚持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我省农民体育事业不断壮大的有力保障
XX年,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国家和省对农民体育工作的统一部署,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从湖北的实际出发,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探索完善了一批农民喜爱又切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成果,如农民体育项目基地、农民文体科技中心户、农业生产与体育健身完美结合的趣味运动会、全国大赛放在乡镇举办、“两打两晒(赛)”二期工程的实施、承办全国龙狮培训班的样板作用、“巴山舞”走向全国的示范效应等,无不包含着工作思维、项目平台、活动载体、办赛形式的变化,是全省农民体育工作者坚持为“三农”服务,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
三、XX年工作安排
XX年我省农民体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广大农民的体质、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农村体育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良好开局作出贡献。 12345
一)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农民体育,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
XX年是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成立2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农民体育活动“健身、强心、乐群”三个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立和发展;以乡镇为重点,在今春及重要节假日期间,组织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农民群众所喜好、易于参与的体育竞赛、健身活动,不断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全省掀起“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新高潮。
二)召开XX年我省农民体协工作会
即这次召开的我省农民体协工作会暨湖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竞赛工作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更快更好地推动我省农民体育工作向前发展。
三)做好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农运会和“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式工作
由省政府主办、省农业厅、省体育局承办的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于XX年举行,运动会设农民趣味体育创编、中国象棋、自行车载重、健身秧歌、大众广播体操五个项目比赛。
1、拟定5月份在黄石市举行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和全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展示。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将进行农民趣味体育创编、中国象棋、自行车载重比赛。全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启动展示节目,将从各市、州近年来获奖的农村优秀文艺、体育节目中筛选。
2、10月份在省十二运会主会场襄樊市举行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健身秧歌、大众广播体操比赛。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农业局、农民体协要高度重视,早作准备,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积极组队参赛。承办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四)积极参加中国农民体协组织的各项活动
(一)参加年内在重庆市召开的中国农民体协工作会。
(二)选派我省农民体协象棋基地武汉市江堤乡队参加4月下旬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农民象棋赛”。
(三)积极参加9月中旬在山西省晋中平遥市举行的全国民间武术项目调赛,由黄石市还地桥镇组队参赛。
(四)第二届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干部特定项目运动会于10月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届时,省农民体协拟在我省评选的第八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中确定一个单位组队参赛。
(五)参加中国农民体协6月初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项目设置研讨会和9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农民体育发展研讨会”。
(六)为配合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成立20周年编辑出版纪念画册和大事记,各市、州、直管市、林区要将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和项目照片(附简短说明),及时报省农民体协,以集中整理、补充上报中国农民体协。
(七)加强农民体育项目基地建设,积极组队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舞龙舞狮、龙舟、篮球比赛,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五)举办全省农民健身秧歌和大众广播体操培训班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不断推广和普及科学文明的健身方法,培养农村体育骨干队伍,拟定于7 月举办全省农民健身秧歌和大众广播体操培训班。
六)开展全国第八批“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评选工作
XX年4至5月开展我省第八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评选、审核工作,按照评选条件和分配名额,将符合条件的单位推荐上报中国农民体协。表彰活动将于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农民体
育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举行,希望各市、州农业局、体育局、农民体协按鄂农体(XX)90号文件精神认真筛选上报,迎接由我厅、省体育局及有关媒体组成的验收小组的验收。
七)继续实施湖北省“两打两晒(赛)”第三期工程
我厅和省体育局XX年将投资100万元在全省农村继续实施“两打两晒(赛)”第三期工程。工程的实施按照自愿、共建的原则,采取各地申报、农业厅、体育局审核、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进行。
八)组织好考察、学习工作
第十五届亚运会将于XX年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市举行,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报一名分管农民体协领导学习、考察亚运会。
九)协助省水产办承办好省直农口第十四届“兴农杯”运动会
十)加强自身建设,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开拓创新,将我省农民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农民体育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我省农民体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与交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大力宣传我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和工作情况,扩大农民体育的影响,为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继续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团结和依靠各级农民体协的同志,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广大农民的体育需求,注重调查研究,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新形式下的农民体育工作。 12345
同志们,农民体育事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光荣而艰巨。已有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再创新佳绩。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民体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统一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继续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创新、多办实事的方针,不断培育增强农民体育事业的亮点和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农民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12345XX年年,能源协调科在州经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省、州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紧紧围绕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全州工业倍增计划、双十行动、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建设工作,努力推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在分管副主任的直接领导下,能源协调科认真做好电力协调工作,按“五保”原则确保计划用电落实到位,保证全州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用电;加强电煤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州火力发电厂的电煤需要,使电厂能够多发电、多供电,确保全州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节能降耗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能源协调科在人员不配套,工作繁杂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节能降耗政策措施,严格执行省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遏制高耗能产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设备,促使企业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能源协调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电力协调服务工作
一、计划用电工作
计划用电工作是能源协调科近几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随着红河州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用电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日用电负荷最高已达115万千瓦,日平均用电量在2200万千瓦时以上。而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加大了计划用电工作的难度。今年1-6月全州电量需求3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实际用电量25.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XX年年7-12月预计用电需求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全年全州电量需求7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由于我州工业经济增长较快,电力的增长的速度远不能满足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在电力供应短缺时期,实行计划用电政策就十分必要,也是政府调控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为确保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源协调科按照“保居民生活用电、保重点、保增长、保效益和保行业整合”的计划用电原则,按省三电办下达我州的电量指标认真做好每季每月每周的计划用电方案、有序用电预案,做到有序供电和有序用电。对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淘汰类企业一律停止供电,对限制类企业、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计划用电政策、加大限电力度;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实行峰谷、峰枯分时电价政策,用价格杠杆调节企业用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电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加强与红河供电局调度、营销部门间的联系,强化电力调度监管力度,协调解决计划用电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在确保重点、保增长、保效益用电的同时兼顾一般,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引导用电单位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到节约用电,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计划用电工作,基本做到有序供电和有序用,既保证了我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又兼顾了一般,确保了全州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安全生产用电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安全生产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能源协调科根据全州工业的安全用电形势,从全州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分别以红经济[XX年]19号《关于对全州煤矿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红经济[XX年]20号《关于加强电力设施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红经济[XX年]58号《关于对煤矿、非煤矿井及易燃易爆企业用电资质进行检查的通知》等下发到各县市经(贸)济、电力公司和用电单位,并与州安监局和红河供电局组成安全生产检查小组深入到基层、企业进行安全用电等检查,一方面向企业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安全无小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组查出的问题能及时向企业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促进用电企业加强了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三、节约用电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低水平扩张,能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汛期的结束,水电出力急剧下降、由于电煤供应严重短缺,火电出力不足,全省电力供应紧张,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另一方面用电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电动机、泵类、风机、空气压缩机、工业电炉等主要终端用电设备平均能效水平较低,用电管理粗放,企业、机关、居民都还存在很多不良消费习惯,节电潜力很大。必须高度重视节电工作,采取节电措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降低电力消耗。一是加强节电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加强节电管理工作,在节能宣传周期间采用召开节能降耗座谈会、开展节能知识竞赛活动、在人群集中的社区、工厂粘贴宣传标语口号等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电成为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自觉行动。二是大力调整用电结构,严格限制高耗电、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三是抓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电行业节电管理,加快节电技术改造,推广节电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回收部份能源。四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完善峰谷、丰枯电价,加强负荷管理,努力转移高峰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合理引导电力消费,提高终端设备电能利用效率。
123456
电煤协调工作
红河州是云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XX年底有火电装机173.5万千瓦,到XX年年底火电装机达到253.5万千瓦,其中30万千瓦机组6台、10万千瓦机组6台、13.5万千瓦机组1台。随着红河州新建火电机组的建成投产,电煤需求量和电煤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去年富源煤矿11.25事故后,加剧了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去冬今春全省缺电煤500万吨,其中红河州缺400万吨,XX年年上半年红河州缺电煤300万吨。由于电煤日趋紧张,加大了电力的供需矛盾。红河虽是产煤大州之一,但按现有的产能也远远满足不了电煤增长的需要,为此省州政府多次召开了电煤协调工作会议,特别是去年省10.18日召开的电煤协调工作紧急会议,确定了小龙潭矿务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用非常规手段,加大煤炭的生产力度,经小龙潭矿务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XX年年平均每月生产原煤90万吨左右,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煤需要。同时给予红河州地方煤矿每年XX万元技改贴息支持,调整全州产煤结构和用煤结构,减轻小龙潭矿务局电煤供应压力。
预计XX年年全州可生产原煤1460万吨,同比增长37.6%,其中电煤993万吨,占总产量的68.0%(小龙潭矿务局电煤占全州煤炭产量的61%,山心村电煤占总产量的5.2%,其它煤矿供应电煤占总产量的1.8%)。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全年红河州仍缺口电煤500万吨左右。
XX年年根据省州有关电煤协调工作会议精神和州政府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了电煤协调相关工作。
一、电煤协调所做工作
(一)加强电煤生产供应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电煤生产及协调的领导工作,州政府专门成立了电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亲自任组长,并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大局意识,把电煤、电力供应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抓出成效。电煤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组织召开电煤协调工作会,解决电煤生产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促进了电煤的生产和供应。
(二)积极推进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工程
为切实推进小龙潭移民搬迁工作,州委、州政府把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技改扩建工程作为州重点产业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由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挂钩,开远市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小龙潭矿务局打破常规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五期扩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土方剥离进度。同时,按省政府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多产原煤,尽可能满足电厂电煤的需要。预计XX年年小龙潭矿务局可生产原煤1076万吨,其中电煤880万吨。
(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调整用煤结构
为减轻小龙潭矿务局电煤供应压力,调整全州用煤结构,州政府与开远、弥勒、泸西和建水四个主要产煤县、市签订了《原煤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电煤生产供应奖励办法,鼓励各产煤市县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要加大煤炭的生产力度,多产煤,多供煤。要求各重点产煤县市尽快进行技改扩能,努力提高原煤产量,缓解全州供煤不足的局面。
同时也要求各火电厂也主动积极寻找煤源,做好掺烧试验,加大小龙潭矿区以外煤种的掺烧量,争取多发电,多供电,为全省全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快地方煤矿扩能技改步伐
今年7月2日省经委召开电煤协调会议后,州经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又多次带领科室相关人员分别到开远、泸西、弥勒、建水等主要产煤市县调研,推动煤矿加快整合步伐,使我州有更多的煤矿符合省政府支持的政策,得到省级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技改扩能挖掘现有矿井潜力,并要求凡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及开工条件的煤矿要尽快验收和开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产煤量。
(五)建立电煤运输绿色通道
为保证大唐电厂、华电巡检司电厂、小龙潭电厂电煤运输畅通无阻,州经委与交通、交警、开远高速公路管理段等部门协调,建立了电煤运输绿色通道,由州电煤协调办专门为电煤运输车辆发放绿卡,确保了电煤公路运输的通畅。
二、电煤供应存在的问题
(一)红河州是云南省煤炭生产的大州,但同时也是煤炭的消费大州,州内自产的原煤均不够用,还需从州外购进部份原煤。其次,按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全州将关闭19对煤炭矿井,减少产能57万吨,将会使今冬明春红河州电煤及社会用煤供应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小龙潭矿务局目前月产煤已达90多万吨,由于五期技改扩建工程进展缓慢,如果明年超产能力下降,按省经委的发电计划安排,电煤与非电煤供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对全省以及红河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节能降耗工作
节能减排是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全州电力、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头,有效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
按照省政府下达我州“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平均每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约为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25%,平均每年下降5.6%。红河州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结构以资源型、耗能型和初级产品型为主,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消耗规模逐渐扩大,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形势十分严峻。 123456
一、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方针政策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布置,红河州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推进全州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云政发[XX年]113号)(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红河州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州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副州长任副组长,以州经委、州发展改革委、州环保局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经委负责节能管理日常工作(其中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州环保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协调和督促,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全面落实责任
为确保节能降耗任务顺利完成,认真贯彻落实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州在XX年年7月23日召开了红河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紧急会议,向我州10个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县市传达了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对省下达我州XX年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0%,节约能量40万吨标准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电力10万千瓦、铁合金6.764万吨、水泥32万吨、黄磷2.1万吨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下达,要求各县市严格按照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装置,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实现我州XX年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了《XX年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书》。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及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XX年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XX年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红河州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州全社会用能比重大,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又占到了全州工业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对gdp能耗影响较大,为此,以红经济[XX年]269号文印发了《关于下达红河州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的通知》,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政府及重点耗能企业,通过层层抓落实,确保节能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资金上对节能工作给予保证
我州财政每年安排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资金200万元和工业技改资金6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今年州财政在原预算的基础上又增加100万元工作经费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工作。政府对节能减排不断加大对资金的投入,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收到一定成绩。
(四)突出重点,以抓工业节能为突破口,确保全州节能目标的落实
针对红河州能源消耗总量的80%以上是工业企业消费的实际,我州以抓工业节能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为全州节能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企业能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云锡集团公司冶炼分公司的锡粗炼车间的反射炉熔炼系统,经过近50年的超负荷运行,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锡金属回收率93%、热利用率仅为31.5%。引进澳斯麦特强化熔炼技术对粗炼系统进行了改造,以及通过节能、环保等自主创新,各项技术指标超过设计水平,直接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澳斯麦特炉不仅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与原反射炉相比每年节约燃煤11000多吨,热利用率提高到53.6%,提高了22.1个百分点,配套的6000kw余热发电机组充分利用余热,年发电量3500万kwh以上,年创效益1400多万元。
开远国资水泥公司根据国家提出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鼓励技改、淘汰落后"的发展方针,投资1.76亿元,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代替落后的湿法生产工艺,建成一条XX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时建成4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吨水泥综合能耗由191千克下降到142千克,下降51%,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XX年年1-9月节能量5220吨标准煤,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明显。
小龙潭发电厂、巡检司发电厂用30万千瓦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取代老旧机组,每千瓦时发电煤耗大幅下降。以小龙潭电厂计算,原煤消耗下降了150克,年节约标煤就可达28.7万吨,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为全面推进我州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我州已于XX年年6月初提前关闭巡检司电厂4台2.5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68.3万吨,折合标准煤为29.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万吨;在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XX年年2月开远国资水泥公司提前关闭了两条湿法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24万吨;与此同时,今年还关闭了变压器装见容量小的黄磷炉装置7台(套),产能2.1万吨、淘汰能耗较高的铁合金炉19台(套),产能6. 76万吨,年可节能约标准煤6.9万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2010年逐步关闭小龙潭电厂6台10万千瓦高耗能发电机组和滇能弥勒电厂13.5万千瓦机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水泥45万吨、钢铁7万吨、铁合金2.8万吨。
3、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节能减排。延伸产业链,加快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红河州工业中重工比重较大,原料型的产品居多,产品耗能高,附加值低,高耗能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是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州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延长产业链的工作,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如云锡公司通过发展锡材、锡化工产品,蒙自矿冶公司通过建铜锌冶炼生产线,石屏前隆公司发展黄磷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单耗,取到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123456
4、加强引导,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开发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方向。在红河州工业发展规划中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明确地提出要向节能型项目上倾斜,从导向上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引导。
针对我州工业能耗最大的是发电企业这一实际,我州积极鼓励企业发展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联合循环机组;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在运火电机组,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实施"上大压小"淘汰能源消耗高的小火电机组,提高单机容量。同时,鼓励企业发展热电联产,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余气联产发电,回收部分能源,如开远国资水泥公司、红河钢铁厂、弥勒锦东化工厂、建水群星化工厂等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减少了原煤消耗,同时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
5、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竞赛活动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云政发[XX]120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节能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完成省政府下达红河州"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平均每年下降5.6%)的目标,结合红河州的实际,制定了《红河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竞赛活动方案》,通过开展活动,提高企业的节能意识。
6、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认真落实国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一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加强对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上水平。
(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全州工业企业上水平上台阶
为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全州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加大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对国家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节电设备,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认真严格地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促使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进行节能技术更新改造,降低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五)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节能意识
工业企业是我州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主要大户。我州从抓工业企业入手开展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积极组织年综合能耗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参加省节能中心举办的4次节能培训班。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节能管理和统计工作,今年10月24日,州经委和州统计局在蒙自共同组织了一期规模较大的节能统计培训班及节能降耗工作会,由省节能办和省统计局的老师授课,培训了全州经委系统、统计系统干部职工和全州17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300多人,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基础。12月4日组织召开红河州重点耗能县市经贸局、统计局、重点耗能企业参加的节能降耗工作会,进一步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强化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和节能意识,今年内对列入全州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为广泛宣传节能降耗,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采取在工厂、社区等人群聚居地粘贴宣传标语,组织州内重点耗能企业召开节能降耗工作做座谈会,组织职工开展节能降耗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使节能减排活动深入人心。积极参加由省经委举办的《XX年年中国昆明国际节能新能源环保博览会》(XX年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污染减排等方面对近年来红河州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展示,宣传红河州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全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力度及未达标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
全州高耗能高污染10个重点行业的137户企业均严格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并且按照国家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了省、州XX年、XX年及XX年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再提高工程"及"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等考核验收。
(七)制定下发《红河州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云南省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我州制定并下发了《红河州节能减排实施意见》,加强对全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123456
(八)对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督查督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州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我州XX年年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10月26日,州政府办以特急明传电报下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州节能降耗及工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按通知要求,六个督查组于10月30日分赴十三个县市对全州节能降耗工作及其它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有力地促进我州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目前州及各市县节能管理工作机构不健全或未建立,缺乏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人员;节能管理的核算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对全州、全社会用能情况,特别是企业用能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大部分工业企业也无专门的节能机构和人员,节能措施难以落实。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红河州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不协调,轻工业发展缓慢,而高耗能的重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轻重工业的比重由XX年的39.9:60.1调整到XX年的25.2:74.8,轻工业比重下降了14.7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进一步上升,而重工业中以高耗能产品居多。从目前红河州工业发展的态势和"十一五"期间的工业项目发展情况来看,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能源消费的总量还将逐年上升,特别是由于重工业产品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难以大幅度降低,节能降耗工作困难较大。
(三)红河州作为全省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在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加大了我州节能工作的压力。我州火力发电量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消费的一次能源占全州能源消费比重较大,消耗的煤炭转换成电能后,一部份在本州内消耗,而一部份输出州外消费。由于火力发电总能耗及单耗较高,撑大了我州能源消耗总量,单位gdp能耗下降难度加大,使得我州的节能降耗任务加重,难以实现单位gdp能耗的大幅下降。
(四)部份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在发展思路上存在重生产、轻节约,重速度、轻质量的倾向,对节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意识不强。因此,在节能工作上普遍存在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节能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和公民的自觉行动。
(五)国家节能降耗政策不配套。国家在对企业节能改造、节能设备研制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对能耗指标较好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用能奖励政策,对能耗超标的企业也没有较全面的处罚政策,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
(六)资金投入不足,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够。节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企业普遍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不够,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难。
五、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尽快建立完善省、州、县三级节能统计核算体系。由于现在的节能统计核算体系不健全,统计指标单一,不能涵盖全社会用能情况,在计算gdp能耗指标时,州、县市对节能降耗情况不能及时进行监测和管理,使节能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并尽快完善省、州、县三级节能核算体系。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目前红河州的工业以资源型的重工业为主,电力、化工、有色冶金、黑色冶金和建材工业能源消费占到了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93.3%,能源消费不合理。从今年1-9月情况看,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电力11.23吨标准煤/万元(含水电)、化工17.88吨标准煤/万元、有色冶金1.47吨标准煤/万元、黑色冶金24.37吨标准煤/万元、建材15.91吨标准煤/万元,除有色冶金行业外,其它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高于全州3.75吨标准煤/万元的平均水平。因此,只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
(三) 制定合理科学的用能鼓励和处罚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对用能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税收、用能方面的鼓励政策和对用能单位超单耗的处罚政策,利用经济杠杆,为节能工作的推动和实施从制度和政策上提供保证。
(四)加大政府贴息资金投入,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和装备。红河州的工业企业以高耗能企业为主,能源消费高,而企业在节能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较为困难,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贴息的力度,使企业尽快使用现有的一些先进的节能设备,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降低工业企业的能耗,为全社会总的节能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证。
(五)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为进一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政府需要制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新上项目、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从政策上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政策支持。
(六)制定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方面积极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用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政府应对企业在申报项目、新上项目、技改贴息等方面将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从政策上为节能工作提供保证。 123456
(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总量排放超过稳定限额的企业,强制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扶持清洁生产项目,突出对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绩效考核。
(八)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
(九)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加大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对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促使企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进行节能技术更新改造,降低产品单位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节电设备,提高终端设备用电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XX年年工作安排
1、加强重点行业、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我州重点耗能行业主要为电力、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学工业等。开远小龙潭电厂、解化集团、红磷公司、云锡公司,泸西伟洪吉宇公司和润鑫铝业公司是我州的重点耗能企业,其能耗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70%,因此,以上企业仍然是红河州节能降耗的重点企业,必须继续抓好节能管理工作。
2、按省的要求,继续组织州重点耗能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省节能中心举办的各类节能培训班学习,在红河州举办两期节能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节能岗位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积极组织各县市做好节能宣传周有关工作,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
3、按省里要求做好节能指标的分解落实,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与各市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4、继续贯彻落实好省人民政府云政发[XX年]113号、云政发[XX年]141号文件精神,制定更加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确保“十一五”末期我州节能减目标任务的完成。
5、做好XX年年计划用电工作,做到有序用电。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人民生活、保效益、保重点、保增长、保行业整合”,保地方经济发展、保农特产品加工的原则,统筹兼顾,认真做好计划用电工作,做到用户不强超强用电力电量,不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到以人为本、生活用电不受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电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确保党政机关、市政公用、学校、新闻媒体、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煤矿、医院、供水、供油、电信、重要基础设施等重要单位的用电。
6、加强电煤协调工作,做好电煤和非电煤的协调平衡,确保电煤的有效供应,同时基本满足化工、制糖、建材以及居民生活等非电煤的需要,确保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123456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攻坚克难搞建设、创新机制强管理、服务全局保畅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建、管、养、运四项基本职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进了全县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9年交通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经验的关键一年,更是推进***交通逐步从传统交通向现代化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切实抓住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全局上下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交通规费征收,水陆交通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概括起来就是:
(一)公路建养力度加大。一是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1.4亿元的***船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闸室及内外引河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08亿元,预计年内试通航。二是县乡重点工程。14.54公里的县“5511” 重点工程之一---颍城至刘庄煤矿快速通道,自XX年6月动工兴建以来,克服了特大洪灾和雪灾,已于今年5月16日全线竣工通车。12.11公里的新东方大道,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包括颍河特大桥)和拆迁赔偿及工程招投标,预计年底开工兴建。三是“村村通”工程。今年我们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行路难,把大力发展“村村通”工程列入全县25项民生工程之一,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同时,切实抓好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以及廉政建设,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建设计划。截止10月31日,全县共投资3948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131.6公里。四是其他交通工程建设。渡口标准化建设完成11个,完成投资165万元;投资220万元,先后对颍城等10个交管站、稽查站规范化建设,经市局初步验收均达到基层站所标准化要求。其中南照交管站经市交通局初步验收合格,并颁发了合格证书。全县公路修、建、养、管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是广开渠道筹集资金。2009年,除合淮阜、***船闸等项目外,全年争取公路建设补助资金477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224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856万元;乡镇群众自筹资金696多万元。同时,还发动乡村经济大户纷纷献计献策、出钱出力,用各种不同方式支援家乡公路建设。如黄坝乡农民企业家甄远怀一次性捐款5.1万元,修建了一条1.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并决心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家乡公路建设。二是紧抓工程建设质量不放松。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对所有公路建设包括“村村通”工程一律实行招投标。招标中,实行“阳光操作”,提高工作透明度,不暗箱操作,不明招暗定,使得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项目法人监督、群众代表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等举措,全员质量意识大幅度提高,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日趋完善。三是确保公路养护到位。2009年,县交通局认真贯彻“通、平、畅、绿”的公路养护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市、县交通工作会议的安排,认真履行2009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紧紧围绕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确保了全县重要县道和通乡公路养护到位。截止10月31日,共投资近400万元,完成13条260公里县乡公路养护任务,挖补坑槽10700平方米,中修5.7公里,大修2公里,全县县乡公路好路率达明显提升。
(二)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一是抓客运市场管理。2009年,县交通局进一步加大了客运市场管理工作力度,运输市场秩序较以往有了进一步好转,为促进商品流通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客运实现了公车公营。全县共有6家客运企业,客运车辆385台,8066座;出租车公司3家,全县拥有出租车辆309台,177座;第二,客运市场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在全县30个乡镇,256个行政村实现了“路通车通”,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截止到10月31日,全县共完成客运量3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完成了18755万颜魇展ぷ鳎娑匀霾豢苫乇艿南质怠r皇侨∠鲎獬悼驮烁郊臃押驮斯芊眩鲎獬捣窆芾淼ノ淮戳苏鞣涯眩欢恰按蚝凇焙痛蚧鳌俺蕹卦耸洹保鼓瓿踔贫ǖ恼魇占苹鱿至瞬晃榷ㄒ蛩兀蝗俏炝己玫木没肪常灾氐愎こ毯椭氐闫笠档某盗竟娣颜魇眨髁艘恍┱咝缘那阈保糠终魇展ぷ鞑荒艿轿弧c娑韵质担鹘还苷尽⒆ㄒ嫡尽⒒檎竟巳缶帧⒉唤布矍⒅讯⒎芰ζ床虾玫赝瓿赡瓿跸麓锏墓娣颜魇杖挝瘛u龉娣颜魇展ぷ饔忻飨缘娜筇氐恪r皇乔炕擞呗酃ナ啤d瓿酰髡尽⑺途裆厦牛⑼ㄖ交в颜魇盏囊蟆⒎阎帧⒎讯畹亩嗌俟愣嬷龅郊矣骰6乔炕苏魇帐侄巍8鹘还苷尽⒆ㄒ嫡荆〉胤秸闹с郑柚棵诺牧α浚⒒哟蠼煌ǖ挠攀疲甓饶勘旰图径裙芾斫岷掀鹄矗×苏魇盏闹鞫āh乔炕苏魇展芾怼r环矫婕岢止阏飨甘眨乐古堋⒚啊⒌巍⒙涣硪环矫婕忧苛苏鞣鸦椋糁屏嗽饺ā⒃焦煨形ち苏魇占吐桑繁a斯娣颜魇杖挝竦乃忱瓿伞=刂?009年9月底,全县共征收各种规费1608.5万元,占年初下达计划1584万元的101.54%。其中:运管费征收315.01万元,占计划343万元的91.84%;养路费征收670.91万元,占年计划653万元的102.74%,客运费征收622.58万元,占计划588万元的105.88%。123
(三)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超历史。交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公路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易发不正当之风,对此,交通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高危行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中央、省、市、县纪检监察会议和文件要求,以建立组织为领导,以出台政策为准绳,以加强教育为抓手,重点消除了交通高危行业易发腐败的温床。一年来,我局出台了反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等反腐倡廉文件,开展了由市交通局主办,由局协办的全市交通系统高规格的党风廉政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我们还牢牢把握安全这根弦,将公路建设施工、水陆交通安全和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年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书,坚持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经常对车站、码头、渡口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了辖区内公路、水上及站场的安全,确保了2009年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旅客的安全。其它法规、信访稳定、纪检监察、工会、财审、计生、机关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交通工作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局党组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退、离休老同志和社会各届的关心。特别是长年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他们工作负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全局工作全面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县交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我县公路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尽管在全市并不落后,甚至排在前列,但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抗灾能力差,急需提高等级。XX年—2009年两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村村通”工程计划284.3公里,而我县民生工程计划两年共560公里,按市级以上每公里补助15.5万元计算,仅上级补助资金缺口达3548万元。随着建材价格的上涨,现每公里水泥路需30万元建设资金,而目前多方资金加在一齐才26.5万元,从而又加大了资金投入。因此,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二是价格低给工程质量、进度造成影响。由于上级和地方配套资金仅26.5 万元,因此,2009年我县“村村通”工程每公里平均中标价控制在27万元左右,按照现行标准,正常价格每公里应在30万元以上,中标价与正常施工价之间悬差大,从而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压力,造成“村村通”工程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是工程欠帐较多,稳定工作压力大。由于历史遗留的工程欠帐多和人员多,造成稳定工作压力大。
四是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执法不公,随意性较大。
二、2009年交通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发展思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建干线、构网络、提等级、保畅通,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全县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2009年完成统计内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不包括国、省、县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各项建设计划全面完成。
工作重点:
(一)实行三级联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009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攻目标:一是加大争项目力度,争取国家投资。要争取通乡公路建设计划,“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路通车通、有路必养” 建设计划的实施。二是三级联动,发动全社会筹集建设资金。要争取县政府预算外建设资金;要用少量补助资金,引导乡镇投入“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要发动村级组织名人、大户捐助公路建设资金。三是招商引资筹集站、场、亭建设资金。积极引进企业经济大户投资并参与经营。2009年,我县除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外,一是投资4.74亿元,动工兴建10.985公里的新东方大道和s102省道改线;二是加大修建“村村通”工程力度。2009年,投资8250余万元,修建200公里的“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改建县乡道路25公里;三是投资210万元,新改建10个标准化渡口和济河渡改桥;四是投资345万元,修建谢桥、刘庄煤矿、黄桥、八里河、夏桥、新集、三王等6个农村客运站和颍城至刘庄、颍城至杨湖、颍城至陈桥、颍城至新集、颍城至润河等5条县乡班线候车亭、招呼站,努力实现“路通车通、有路必养”建设计划;五是投资178万元,完成陈桥、夏桥、十八里铺、江口、颍河、耿棚、半岗、王岗等8个交管站标准化建设,并一次性争取通过省局达标验收。
(二)理顺公路建养招投标,提高公路养护水平。进行公路建养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理顺建养关糸,提高养护水平。过去几年,由于“管人的不管路,管路的不管人”,改革很难进行。2009年,我们要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资金争取到了交通局,改革需要雄厚的资金做保障。我们要抓住国家东向发展的战略机遇,迅速拿出改革方案,加大公路建养步伐。123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行业管理。2009年,我们要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健全机制、确保有序”的方针加强行业管理,坚决查处公路、水上“三乱”行为,确保我县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客运市场。2009年,全县计划完成客运量443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25580万人/公里。同时,在去年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倒”客、“甩”客、“卖”客、“宰”客及欺行霸市等违章经营行为。以“平衡运力、优化结构、规范营运、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强运力结构调整,对热点线路要严控运力,让热线冷下来;对边远乡镇要适情投放运力,以解决群众乘车难问题,坚决禁止“黑车”参运,让合法经营行为占领我们的道路运输市场。
——货运市场。2009年,全县计划完成货运周转量352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3640万吨/公里。同时在货运市场管理上,主要是以危货运输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危货运输市场。严格进行年度车辆审验和技术等级评定,严肃查处无证经营行为,把好市场准入关。在整顿货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货运配载、货运代理等服务市场,鼓励他们转入物流领域,发展现代物流。要力争筹建一个道路运输协会,让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社会行为。管理模式上让每个驾驶员参与进来,相互制约,共同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司机的切身利益。
——维修市场。要以培养诚信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维修协会在维修行业的积极作用,引导维修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规范维修企业资质管理;二是加大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力度;三是向社会公示有资质的各维修厂家。凡是未达到资质的维修厂家,必须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关闭或予以取缔。
——行政执法管理。由于交通系统人员多、摊子大、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2009年,局党组决心下大力气抓好行政执法管理和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行政执法监察大队,配备最精干的力量抓行政执法队伍整顿。使交通行政执法管理工作要有新突破,要按照“广泛宣传、严管重罚;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思路进行管理,并注意搞好“三个结合”,即:专项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部门联手与区域联动相结合。在路政执法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治理超载问题上,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既不能出现公路“三乱”,又要防止“一治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发生。
——安全管理。交通安全情系万家,事关稳定。时刻要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依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管理法规,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实行地方首问负责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局面。就水上安全而言,要加强对船只的检查审验工作,救生设施要齐全,坚决打击“三无”船舶和人畜混装等违章载客行为,确保我县无水上安全事故的目标实现。就道路运输而言,要以“反超载”、“禁三品”、“查违章”为重点,抓好道路运输安全,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消除隐患。
(四)依法行政,全力抓好规费征收。交通规费,取之于车、用之于路,是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交通规费的返回部分,是交通部门的事业经费。因此,征收任务能否完成,既关系到全县公路建设的发展,又关系到我局员工的利益。因此,系统上下要以大局为重,认真负责地抓好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2009年,计划征收各种规费1601万元。其中:运管费征收346万元,养路费征收659万元,客货运附加费征收596万元。
(五)强化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市委书记宋卫平对全市交通系统寄语的殷切希望,也是新时期交通工作任务、再造交通辉煌的关键所在,必须顺应时势,高起点地抓好队伍建设。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奋发向上、为“建设新交通、实现新跨越”的复合型人才,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232009年稽查大队按照总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六项工程”工作目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稽查大队工作实际,努力实践“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队训,创新求实、与时俱进,狠抓稽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规范管理,全面实施了创建“阳光稽查”活动,深入开展各项燃气稽查工作,发挥稽查“以查促管”的增收作用,密切与建委、公安、供气管理等部门的配合,有力地打击了燃气违章行为,为实现总公司XX年经营目标,降低供销差率、安全稳定供气作出了贡献。现将我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稽查指标完成情况:
1、全年共普查燃气用户5000余户,处理或纠正违章行为近百起,追缴欠费158万元,超额58%完成全年工作指标。
2、处理违章案件上访率、陈述申辩率、听证率、复议率和诉讼率均为0。
3、总公司交办案件60余件、信访反馈案件2件、上级主管部门指派案件2件,结案率均为100% 。
XX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稽查工作扎实推进
XX年我大队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强化管道燃气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以查处各类燃气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燃气供应为目的,坚持“协调动作、突出重点、依法监察”的原则,开展了清理占压、查处违章开挖、打击私自改管和偷盗气等项工作,以确保管道燃气的正常运行。
(一)严格开展清理占压工作,维护管线安全
在清理占压工作中,我大队针对违章占压燃气管线建筑物形成情况复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危及燃气管线安全的实际情况,坚持现场查实、区别对待的原则,采取拆除和整改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约谈了解情况、讲解政策、阐述危害等手段,争取自行拆除违章占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积极稳步地推进清理占压工作。XX年共拆除、整改占压燃气管线建筑物9处,有效避免了燃气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查处违章开挖行为,确保安全供气
今年因我市热网改造、供排水改造的全面展开,致使违章开挖案件明显增多,因违章开挖挖断燃气管线造成严重漏气的事故也较过去增长近5倍,为此我大队适时调整值班值宿人员结构,加强值班值宿人员配备,提高应急能力,做到处理紧急情况措施及时到位。同时建立起立体层级式应急联络体系,凡遇重大险情可通过应急联络体系,确保80%以上的稽查人员能够迅速向事故现场集中,开展工作维护现场。XX年里,大队共完成了包括道外北棵二道街、道外红旗一街区在内的近60余起抢险任务,为维护总公司安全稳定供气作出了贡献。
(三)打击私改燃气管线,保障用户用气安全
根据市建委打击私改燃气管线专项执法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我大队于XX年8月23日起,集中力量,采取“查纠并举”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打击私改燃气管线专项执法行动。在专项执法行动中,我们主要采取举报、供气管理部门自查、大队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没有改管手续,擅自将燃气管线进行改动的燃气用户,尤其是针对那些将燃气管线改动后隐蔽在装饰物后面,不便于今后检修的用户,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责令改正,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纠正私改行为10余起。
(四)打击偷盗气,减少燃气流失
今年大队对打击偷盗气的重点进行了适时的调整,将过去的以商服公益用户为重点,转向了占全市燃气用户98%以上的民用户,利用为民用户加封之机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偷盗气行为及时处理,有效维护了燃气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完成经营收费大检查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工作,堵塞收费管理漏洞,我大队根据总公司《开展经营收费工作大检查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降低供销差率和提高燃气费收缴率两项中心任务,发挥稽查队伍的“尖刀”作用,以信息化作为支撑,与供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了总公司交付的使命。
按文件要求截止到8月2日,共普查非民用户1801户,普查在线运行表具2384块。其中查出:失灵表具38块、关停用户482户、拒查用户2户、查处盗气案件9起、修正仪损坏9户、未安修正仪1户、表规格不符3户、无工程设计手续3户、直流1户、动封5户、用户表读数与超标记录不符2户、收费大账上记载停用但现仍在使用4户。
在普查的同时,稽查大队还对供气管理部门上报的226户拖欠煤气费的非民用户进行了核对和部分追缴,共追缴煤气费1,074,347.00元。经核对其中:呆死帐户159户、已关栓停气87户。另外,经汇总目前民用户
欠费用户共计11553户,已经追缴完毕2户,追缴煤气费280.00元。
在工作中,稽查人员发现了诸如煤气表具失灵不能及时更换、停业后再次营业用气没有重新建帐收费、德国埃尔斯特智能表修正仪失灵或没有安装修正仪、各供气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呆死帐户等影响经营收费的问题。同时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向总公司有关部门提出建立长效制约机制,堵塞经营管理方面的漏洞;建立稽查信息共享系统,提高稽查工作效率等项建议。
三、对供气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注重协作配合
(一)加强监督
XX年初按总公司要求,大队进一步加强了对供气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一是检查重点部位报警器的安装落实情况,重点对进户栓、调压箱背部等用户报警器的发放安装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给总公司有关部门,以确保安装报警器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针对管理处个别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的情况,大队开始对进户管、调压箱、阀门井等巡检部位进行投牌,提高巡检人员巡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巡检到位,为供气安全提供保障。
123
(二)注重协作配合
做好稽查工作的重要保证之一是与各供气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此大队与各供气管理部门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协作渠道,通过稽查与供气管理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形成了一个能够上下联动打击燃气违章行为的天罗地网。同时定期深入各供气管理部门,帮助解决刁蛮用户造成的工程、收费等各种困难,用真诚的服务增强联合打击窃气和违章用气的力度。
四、开展创建“阳光稽查”活动
XX年以来,我大队按照总公司“六项工程”的要求,紧密联系燃气稽查实际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稽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锐意改革,探索创新,以“阳光稽查”活动为工作的切入点,初步建立首问负责制、错案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阳光大厅”,为强化稽查管理奠定基础。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XX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提高稽查专业化管理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客观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个别稽查人员本位意识较重、服务意识不强、自身业务学习欠缺、行政执法业务的不熟练,在稽查工作中重实体轻程序等现象。这些问题已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我们稽查工作上的错误甚至是不良影响,对稽查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要客观全面地对待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把问题摆出来,认真剖析对待,以此搅动思想、转变观念,练好内功、强化素质、端正风纪、查摆问题、提高认识,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要坚决改正,针对出现的不良倾向,要坚决杜绝,短期内要取得较大突破和改进。
XX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稽查形象工程建设,树立燃气稽查品牌。“阳光稽查”是稽查部门为更好服务于广大燃气用户,所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稽查模式,XX年“阳光稽查”基础工作基本建立,XX年大队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和推广“阳光稽查”工作,进一步提升“阳光稽查”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精品工程,树立燃气稽查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牢固树立燃气稽查的服务理念
要求全体稽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燃气稽查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克服单纯的管理思想,杜绝和纠正服务意识淡薄、死管乱查、执法随意的现象,把燃气稽查的各项工作,置于企业发展的大局中去研究落实,为广大燃气用户提供热情优质服务,把燃气用户满意与否作为衡量稽查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寓燃气稽查管理于优质服务之中,全面发挥燃气稽查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燃气稽查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明确稽查工作职责,规范稽查工作程序
通过建立制约机制,理顺工作职能,使稽查工作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工作程序,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和燃气稽查业务流程,实行受理、稽查、审查、执行的“四步式工作程序”,做到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二是统一执法量罚标准,按照“罪责罚相当”原则,违章案件量罚必须适当,执法人员不得擅自超越权限降低或提高处罚标准,从而达到案件处理的公平、公正;三是统一稽查文书,各业务科室在实施燃气稽查时,必须使用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手续,做到“一口对外”;四是统一档案资料管理,所有的稽查档案资料统一由稽查大队派专人管理,并实行借阅制度,以达到各业务科室之间资料和信息的共享。
(三)强化稽查人员素质教育,健全稽查工作制度
1、稽查大队要成为培养稽查人员的大摇篮,创立一支高素质的稽查队伍。燃气稽查工作时刻处于
反偷、防骗工作的前沿,是各种利益冲突的焦点,这要求稽查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对稽查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对稽查人员应注意培养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有关燃气稽查的法律、法规;二是熟悉和精通燃气专业知识,有较高工作能力;三是具有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准确判断能力,对燃气用户违章情况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四是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避免违章用户钻法律空子;五是具有一定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和运用技巧;六是具有高度责任心,坚持原则,不谋私利,能排除各种干扰,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廉洁办理违章案件。将稽查人员着力培养成燃气法规的“守门人”、执法岗位的“内行人”、政治素质的“合格人”、稽查工作的“有心人”。
2、创建“阳光稽查”活动,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燃气稽查制度,为稽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燃气稽查制度是做好稽查工作的规范和准则,为此,应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稽查工作制度,包括:稽查工作人员组织纪律制度、工作责任制度、稽查工作制度、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检查档案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奖惩激励制度等,为稽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同时要加强错案追究制度及保密制度的落实,监督部门在进行初审时若发现某一稽查案件处理结果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数据不准,资料不全,程序不完全或燃气法规适用不当等,造成稽查结果不实的,对案件查办部门实行错案追究。并且要对所查燃气用户的情况以及检查结果严格保密,不得随意传谣。123
(四)规范燃气执法行为,提高燃气稽查办案质量
首先要选准稽查目标,有的放矢,勇于打破常规,依托总公司计算机经营联网系统,利用微机联网进行选案,主动出击。要按规定程序开展稽查,细致划分各稽查科室的管辖区域和工作职责,防止漏查和越权处理案件。查处案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及时,有效防范或最大限度减少燃气执法行政复议和诉讼事件的发生,牢牢把握稽查工作主动权;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既不能办错案,又不能办人情案。总之,要提高稽查办案质量,树立稽查形象,就要做到五个严格,即严格执法主体、严格执法程序、严格燃气稽查政策、严格燃气稽查纪律、严格行政文书管理。
二、狠抓大要案的查处,严厉打击各类燃气违章行为。鉴于当前违章案件朝着隐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稽查部门必须集中有限力量,注重对商服用户及民用户的监督检查,对重点用户的燃气使用情况做到及时掌握,落实好“一表一卡”的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效能稽查工作;继续加大清欠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清缴和法律诉讼等手段,提高回款率;加强对违章占挖的稽查力度,对各区处上报的违章占压案件和突发事故,做到及时处理,并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直至危险清除,做到有始有终。
三、对供气管理部门加大配合和服务力度,积极协助其处理疑难问题。首先加强对加装防盗封用户的抽查力度,推进加封进度,减少燃气费的流失;其次加强与各供气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联合打击窃气和违章用气的力度。
四、实行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明确细致的量化管理工作制度和对标细则,对工作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当月奖金挂钩,从而提高稽查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实现用制度管人治事,用激励制约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到“责任到人、量化管理、职责清晰、目标具体、赏罚有据”。
五、建立稽查人员等级制,进行末位淘汰。通过民主测评,综合测试、实绩考评、党组织考核等各种方式方法,考察稽查人员的思想作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技能等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出稽查人员的等级。等级制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定期综合考评筛选,并采取末位淘汰制,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和促动力,鞭策全体稽查人员不懈进取,努力向上。同时,等级制与政治工作待遇(重用、提升)、生活福利待遇(兑现奖惩)等等挂钩,从而达到利用存优淘劣、奖勤罚懒、酬功罚过的等级制,对不具备等级资格或不能胜任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调离稽查部门,切实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进,劣者出,从而形成生机勃勃、进取向上的工作氛围的。
保证措施
一、强化“三个建设”,提供竞争前提。要着重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塑造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骨干群体;努力培养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努力营造上下顺畅、人气提升、弘扬正义的发展氛围;为打造我大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稽查文化。在着力抓好稽
查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充分体现燃气稽查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对外形象。党政工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稽查理念和氛围,促进大队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争取区级文明单位标兵,并向市级文明单位行列努力。
三、采取有力措施,全力降低成本。XX年大队将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重新对经济成本、管理成本进行核定,并采取“定额成本控制”的方法,将控制指标直接分解到各科队,进行全额包干,超支自负,结余提留,鼓励全员当家理财,办公室和财务对成本控制的过程与结果分别进行跟踪、监督与考核,力争在短期内使成本管理深入人心,管理制度更科学、更适度、更完备。
四、继续完善各项制度,为执法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稽查制度是做好稽查工作的规范和原则,为此,应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稽查工作制度,为稽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XX年的工作艰巨而繁重,振兴与发展燃化事业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依然是高标准,严要求,各项工作都要与时俱进,抓队伍建设不放松,抓稽查中心工作不放松,积极推动稽查制度和稽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燃化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23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
1.建筑行业工程年度工作总结
- 1
- 建筑行业工程年度工作总结
- 2023-08-10
2.2006年度县审计局工作总结
- 2
- 2006年度县审计局工作总结
- 2023-08-11
3.水利局团委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
- 3
- 水利局团委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
- 2023-08-12
4.市外经贸办年度工作总结(外经贸局、协作办、贸促会)
- 4
- 市外经贸办年度工作总结(外经贸局、协作办、贸促会)
- 2023-08-12
5.公司2006年度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5
- 公司2006年度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2023-08-12
6.××镇妇女工作年度总结
- 6
- ××镇妇女工作年度总结
- 2023-08-12
7.房管局半年工作总结
- 7
- 房管局半年工作总结
- 2023-10-04
8.2016年团支书年终总结范文
- 8
- 2016年团支书年终总结范文
- 2023-10-04
9.化工厂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 9
- 化工厂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 2023-08-10
10.2021年采油工年终总结
- 10
- 2021年采油工年终总结
- 2023-08-10
一周热榜
2009年劳保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23-08-11
小学新教师工作总结3篇
2023-10-10
“五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2023-08-28
2016关于宿舍安全倡议书
2023-12-27
项目融资委托服务协议
2022-11-27
远教工作计划
2023-07-11
最新文章
押运年终总结范文
2023-10-05
专卖店年终工作总结
2023-10-05
驻村工作组干部年终总结
2023-10-05
2015年终总结及2016年度计划
2023-10-05
区委交通局年终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2023-10-05
美容院员工年终总结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