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工作总结
全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市发改委高度重视,把“双包双促”包村扶贫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实践载体,全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同包村扶贫工作两促进、两提高。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积极发挥联络单位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3月24日,全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动员会议召开后,市发改委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工作,并确定把所包扶的丹凤县商镇北坪村,作为我们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载体,将“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和开展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双包双促”领导小组的要求,市发改委成立了由主任张永平担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明确一名县级干部担任副队长,抽调4名同志为工作队队员,全面负责驻村包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包村扶贫工作组织有力。在市上动员会后第二天,我委就由张永平主任带队进村组织县、镇、村研讨开展“精准扶贫、双包双促”北坪在行动扶贫工作,至此,市发改委扶贫攻坚工作全面启动。截止目前,工作队和全体包扶干部进村开展各项工作达20余次近xxx人次。
(二)履行职责职能,组织协调推进
作为丹凤扶贫工作团的联络单位,我们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联络、服务、引领、示范、总结、推进”16个字职能,协调各部门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及时组织各单位开展各项工作。6月12日、8月18日先后组织18个市直部门,分别在丹凤和商州召开了包村扶贫工作汇报会、“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工作团团长、副市长柳宪军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同时,还陪同工作团团长、市政府副市长柳xx先后走访了xx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xx村,龙驹寨镇赵沟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八个扶贫村。陪同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博慧先后五次深入丹凤北坪村实地查看北坪村村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入户走访了她在丹凤县商镇北坪村包扶的5户贫困户,和他们面对面座谈共商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强化联络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为了加强和17个部门之间的联络沟通,我们还建立了市直部门丹凤“双包双促”工作团qq群,在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开设“双包双促扶贫团、精准扶贫在丹凤”专栏,以此督促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及时把各部门包村扶贫工作亮点反馈给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在中国扶贫网刊载信息2篇,华商论坛刊载信息1篇,商洛日报刊载信息2篇,专栏刊载信息8篇,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并充分调动工作团中发改、科技、教育、卫生、金融、宣传等各个部门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互帮互惠,建立动态互联机制,切实推进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同时积极同各部门研究探讨扶贫工作新路径,研讨如何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做,如何从发挥丹凤优势和部门优势上去做。真正把在丹凤县的包村扶贫工作做为党的群众路线的载体,锻炼干部的熔炉,增长才干的平台,把市委“领导苦抓动真情、干部苦帮下真功、群众苦干见真效” 的号召做实,使“精准扶贫”在丹凤县能够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为丹凤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脱贫致富起到促进作用。
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帮助脱贫致富
(一)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规划。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北坪村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年扶贫规划,市发改委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多次集体赴北坪村进行调查研究,与县、镇、村干部和群众广泛接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对全村自然条件、人口、土地、贫困户、劳动力构成、家庭经济收入、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多次同镇、村干部座谈磋商,反复研究论证,制定出了《市发改委丹凤县商镇北坪村“双包双促”扶贫攻坚三年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培育核桃产业、养殖产业、中药材产业、劳务输出产业等主导产业,到村级道路建设、河提修复、民居环境改造、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卫生室、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建设,都一一提出发展和建设目标,为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驻村工作队还依据《三年规划》,结合北坪村实际制定了《市发改委XX年包村扶贫计划》,截至目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20%。12
(二)落实包扶责任,确保扶贫工作实效。
按照市“双包双促”领导小组确定的县级干部每人包3户,科级干部每人包2户,一般干部每人包1户的总体要求,市发改委系统县级干部15人,科级干部18人,一般干部5人,共包扶86户贫困户。4月18日、19日市发改委系统全体包扶干部,分两批深入86户贫困户家中,进行了情况摸底,同村委会一起仔细甄别,做到“精准识别”扶真贫。认真填写了《商洛市干部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和《商洛市“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包户工作手册》,并将明白卡留在了包扶户家中,做到真情扶。同时,按照市扶贫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包扶村设立了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并将各项制度、包扶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包扶人员名单等资料全部上墙,做到了公示、公开。所有干部都同其包扶户签订了双向承诺书,做到真扶贫。
(三)理清目标思路,依托协会谋求发展。
经过深入村组户调研,认真分析北坪村情和发展现状,认为该村发展慢、贫困面大的主要原因是村域经济缺乏产业引领,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技能,确定了由村委会干部牵头组建“四个合作社”,发展“四大产业”的目标,即组建核桃合作社,发展核桃种植和加工产业;组建劳务合作社,发展扩大劳务输出产业;组建中药材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组建养鸡合作社,发展养殖产业。截止目前,协助村上成立了丹凤县商镇香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丹凤县商镇敏捷劳务专业合作社,从今年运营情况看,合作社作用发挥明显,社会经济成效显著。
(四)聘请专家教学,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5月27日,我委邀请市核桃研究所王根宪高级工程师赴北坪村举办了核桃种植与管理实用技术培训,100多位村民参加了培训学习。培训从核桃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剪枝等科学管理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集中讲解,还在核桃园现场就相关科管技术进行示范操作,并现场回答了村民提出的核桃种植管护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我们筹集2.7万元给合作社购置了1台核桃剥皮机、2台旋耕机、1把油锯,购置了价值XX多元的修枝剪、手锯和高枝剪一批,落实了10台喷雾器价值9千余元。12月初,我们还聘请核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对现有250亩核桃进行减株疏苗和冬防科管。同时,本着扶贫扶智的理念,我们还为核桃种植户免费发放了100多册核桃管护实用技术手册。
(五)筹集资金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委托xx县林业局编制完成并上报了《丹凤县商镇北坪村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方案》和《xx县商镇北坪村油用xx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方案》,两个项目总投资160余万元。在抓好包扶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改善包扶村和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筹资3万元,修复加固北坪村东河河提;落实太阳能热水器122台,累计投资24.4万元;落实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投资5万元;商镇街道至北坪村1.5公里主干道拓宽改造以及污水排放和亮化项目,核桃园区生产道路1.2公里,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已争取到资金15万元(计划待下);为村委会配备了2台电脑和1台打印机,价值1.3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推动了村域产业发展。
三、求真务实,正视问题,认真谋划助推明年工作
一年来,市发改委全体干部都能严格按照中省市“精准扶贫”的要求,与县、镇、村干部密切配合,发扬焦裕禄精神,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市发改委XX年包村扶贫目标任务,但经过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在如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上办法还不够多;二是贫困家庭成员的素质较低,村民学习农技知识参加科技培训不够有力;三是包户干部自身资源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空有热情,但却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扶贫模式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谋划XX年工作任务,继续落实三年规划目标,狠抓“精准”二字,结合包扶对象实际,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整合多方面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力度,树立“扶持帮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意识,不断增强村级班子和村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深化和巩固扶贫成果。
12欢迎来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村20xx年度扶贫攻坚行动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为全面推动李村村经济、社会文明双发展,着力于夯实基础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顺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和谐稳定的帮扶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如脱贫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李村村是扶贫村,位于十字镇东南面,东南与广德县誓节镇交界,西南与姚村乡相邻,西北与十字村相接,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650户住户(李村组76户、下时里组96户、香山组128户、曾家小湾40户、朱冲组42户、汪家山组95户、杨家小湾组20户、将家岭组60户、邵冲组94户),2300人口,75名正式党员;人均年收入7580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2300元(20xx年为69户118人);本村有耕地3800多亩、旱地1000多亩、山场2万多亩。我村所辖范围的土壤是以沙土成份为重,近年来烟叶种植发展迅速,现已达到1000余亩;村民利用山场多的优势,在山中搞畜禽养殖,目前有3家规模养殖户。其中香山村民组还建了一座旅游休闲山庄,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工。目前已修了4条12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水泥路面,改善了多年来出行难的旧况,也为我村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由于我村有宣杭铁路及318高速公路横穿而过,特别商合杭高铁即将建设,李村村香山村民组建站,使李村村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脱贫工作计划
(一)依托项目促发展,实施精准脱贫
1、县扶贫办的扶贫产业专项资金33万元用于新建郎溪县广丰土元养殖场项目,该项目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中,图纸设计和工程预算已完成,20xx年12完成招投标程序,并动工建设。该项目完工后预期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同时可以每年解决5户贫困户脱贫,15户以上群众受益;2、县发改委库区移民项目30万元资金和财政部门“一事一议”项目10万元资金用于下时里养鱼塘综合治理工程,20xx年12月开始动工。该项目顺利实施后,将彻底解决因修建318国道致使下时里村民组在汛期的水患;3、蒋家岭组的“户户通”工程已完成,总投资21万元,县美好办奖励15万元,群众自筹6万元,完全改变老百姓出行难,亮化了整个村庄形象,成为全镇美好乡村综合整治项目的典范;4、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已建好,即将投入使用; 5、整合资源,发挥烟叶种植对脱贫的基础作用。20xx年我村计划种植烟叶750亩,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估计可达5万元以上,7户种植大户平均每户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解决了50多留守在的中老年人就业(包括十几个贫困人口),平均每人收入达5000元。
(二)夯实基础保民生,多方举措助脱贫
1、20xx年我村已争取到39个危房改造指标(原计划20xx年12个),26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已全部获批,12月到农户账上;2、发放1.7万元救灾款,54户贫困户受益;3、新增加了7户15人的低保户指标;4、计划生育奖励103人3.1万元;5、十字商会赞助我村8户9个在校贫困女童共计4500元;
6、根据县扶贫办的要求,在县残联领导的指导下,对全村69户上户调查核实;7、编制了《十字镇李村村“十三五”扶贫规划》。
(三)着力发展产业,大力支撑脱贫
一是打造高铁经济圈。借力商合杭高铁建设的动力,提前谋划朱冲、曾家小湾、香山、邵冲四个村民组所涉及的拆迁和征地事宜、妥善处理好80多户拆迁户的安置补偿工作,千方百计将集中安置点与中心村规划融为一体,所有房屋顶上安装光伏板,建设山区高铁站附近特色的中心村。使部分贫困人口通过异地搬迁安置脱贫;
二是突出农旅产业作用。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全力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一烟一稻交替种植的规模化,鼓励支持特种养殖业;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香山山庄餐饮、垂钓、住宿的品味和服务档次,做实香山敬老院相关工作,努力成为地方特色的养老及旅游风景线;充分挖潜汪家山组千亩水栀花的观赏价值;积极推介曾家小湾水库生态旅游项目。使农旅项目成为脱贫的重要抓手。
(四)着力打造“五型”村,提升脱贫成效
一是建设基层组织的“先进型村”。每年培养1—2名党员;健全党组织,加强管理,着力于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学习,打造“学习型、先进型村党支部”。
二是借力建设交通枢纽的“信息型村”。1、借力商合杭高铁建设的动力,提前谋划朱冲和曾家小湾两个村民组的拆迁和征地工作、集中安置点要与中心村规划紧密结合;2、积极争取调整《十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李村村中心村规划布局;3、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库区移民项目。努力把下时里水塘治理项目落实好,把它打造成李村村美好乡村建设的亮点;20xx年争取曾家小湾水库扩容项目,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5人贫困人口就业;4、打造旅游休闲一体化。规划20xx年利用郎溪县向阳矿业的采矿区招商或合作建设一个天然大浴场(水来天子湖的自来水,供热采用新型秸秆综合利用发电取得,环境治理与矿山复垦覆绿行动相结合);将向阳矿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改造成一个乡村特色宾馆;提升香山山庄餐饮、垂钓、住宿的品味和档次服务;规划在高铁站附近建设一个100亩生态农业观光园(招商或以合作社方式实施),主要吸引浙江杭州方向的游客,主题为周末家庭一日游;规划在汪家山组林场建设东方山庄,这5个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20—30人贫困人口就业;5、规划在高铁安置区屋顶安装的光伏发电基地(利用太阳能发电),体现科技、环保、节能的理念,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6、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要积极向十字镇政府汇报,取得全力支持,特别是发挥县国土资源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县发改委、扶贫办、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水务局、旅游局、住建委、农委等部门的帮助和政策支持。
三是倾力建设宜居环境的“生态型村”。1、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建设,重点在曾家小湾、汪家山、香山、邵冲4个村民组。积极帮助香山山庄尽早开业运营,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二期200万元的工程;积极打造曾家小湾水库旅游休闲胜地;规划在中心村再建一个农家乐。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7人贫困人口就业;
2、大力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3、研究清洁工作考核新制度,积极向镇政府汇报,争取支持;4、开展消灭荒山荒地行动,鼓励多植有经济价值的风景树和果树,支持承包大户申报家庭农场,实施庭院经济增长工程;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5、建设一个婚纱摄影基地。
四是给力建设基础设施的“惠民型村”。1、根据《关于建立“单位保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通知》(郎扶〔20xx〕7号)精神,由县国土资源局对李村村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十字镇政府还安排了宣城市政府、郎溪县政府、镇政府、十字开发区、十字财政分局、十字派出所、十字法庭、十字市场监督管理所、李村村委会部分领导和干部定人帮扶。规划到20xx年完成扶贫任务;2、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促进了烟叶和水稻交替种植的规模化,积极创建烟草种植的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村;3、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和小农水兴修,紧扣群众的期盼:①20xx年1月完成邵冲至香山,李村至下时里3条“村村通”道路的审计与验收工作;②完成李村新村大道3.2公里路面硬化工程和汪家山至香山油坊2公里的道路拓宽;20xx年李村至油坊1.2公里“村村通”道路建设,实现村内“村村通”道路的大循环;③20xx年解决全村人饮工程顺利实施与运转,鼓励安装新型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达到环保健康饮用水;4、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稳定烟叶种植和水稻种植面积;鼓励山场承包大户建立名贵苗木、中草药材、黄茶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发展养殖业(以养鸡、鸭、猪、鱼为主);规划注册登记2个家庭农场,树立品牌意识;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6人贫困人口就业;5、20xx年1月必须完成李村组大塘治理的扶贫项目验收工作,完成下时里组2个水塘和汪家山组1个水塘治理与验收工作;20xx年6月积极申报下时里塘坝综合治理项目;20xx年申报曾家小湾水库扩容项目,重建坝埂,扩大库容量,用地面积达50亩,把库区移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利为民所谋;
五是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和谐型村”。1、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2、规划在中心村修建健康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新村卫生室,一个文化长廊;3、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送法、文化下乡活动,请国土、环保、科技、卫生、司法、民政、公安、安全等部门来村委会讲座或现场答问;4、每年2次,全方位开展防溺水、校车安全大检查。每月矿山安全大检查1次。烤烟叶期间,每个星期1次安全大检查;5、 规划申报20户“文明家庭”;6、实施“春芽工程”。凡李村村的村民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每位奖励1000元人民币,考上一本大学的每位奖励500元人民币;来李村村任职并创业的大学生每位奖励1000元人民币;高校把李村村作为实验实习基地的,村委会提供实验实习场地和必要的生活保障;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深入调研。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及时更新发展思路和脱贫办法。
2、进一步加强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走出去,迎进来”积极外出参观学习,欢迎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村指导考察,不断增强和提高在基层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把握发展机遇、适应基层、服务选派工作的本领。
3、进一步精准脱贫。我们将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积极努力,立足村情,尊重民意,用好用活政策,确保使李村村在20xx年底出列。
村出列具体措施一:成立李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20xx、20xx年计划烟叶种植面积700亩左右,村集体每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具体措施二:租赁郎溪县广丰土元养殖场养殖用房,村集体收入每年租金收入约为3万元左右;
具体措施三:20xx年建设50千伏的李村光伏发电站,村集体年收入4万元左右;
具体措施四:由郎溪县国土资源局结对帮扶。
确保李村村69户118人分年度脱贫:20xx年计划脱贫57户91人脱贫;20xx年计划脱贫12户27人脱贫,真正让贫困户脱得下、有收入、稳得住。
贫困户脱贫具体措施一:
具体措施二:20xx年各项救灾款、捐赠款优先救助这12户。具体措施三:危房改造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这12户。
4、进一步严格要求。自觉遵守选派工各项规章制度,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率先垂范,带领工作队,努力使之成为“让领导放心、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工作队,本人始终坚持“明明白白践行,认认真真工作,干干净净做人”的原则。同时做好其他因病因灾返贫的监控和防范。以建设生态村和交通枢纽村为发展主题,以道路建设和水利兴修为基础,以高铁拆迁安置和中心村建设为平台,以烟草种植和矿产资源开发为动力,努力打造生态型、便捷型、信息型、宜居型的魅力李村。
篇二:
根据开江县交通运输局、开江县中医院、开江县信用联社20xx年-20xx年扶贫攻坚行动总体规划,制定20xx年度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开江县甘棠镇观音岩村位于甘棠镇东方,南边与八角亭村相邻,西边与锣鼓堂村、箭口坝村相邻,北接严家社区,村委会离甘棠镇政府3.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6亩(田930亩,土376亩),典型的台地丘陵,是革命先烈徐彦刚的故乡。
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975人,576户。总劳动力1220人,其中:男劳动力670人,女劳动力550人。外出务工630人,实际在家劳动力590人,其中:全家外出务工98户,370人。60岁以上的老人375人,其中:60-70岁203人,70-80岁139人,80岁以上33人。未成年人420人,其中:在校生280人。因子女或父母外出打工而导致的空巢老人55人,留守儿童148人。全村共有低保户149户,低保人口156人,五保户16人(敬老院10人,散养6人),贫困户98户。外出务工和养殖专业户占全村收入的72%,在家务农占28%,全村人均年纯收入4698元。
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观音岩岩口、显影岩岩口2处山体随时可能垮塌,时时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道路建设:观音岩村到甘棠镇已硬化3.56公里,村社道路已硬化11公里,还有2.7公里断头路。
(三)水利设施建设:原有山平塘12口,都需要整治,现基本能保水的有1口。饮用水工程正在使用的有1处,需整治维修的1处,需新建8处,调水沟维修整治580米。
(四)民生事业建设:全村危房户36户,无房户32户。村卫生站1所,村小学1所,教师2人,学生20人。学校的操场仍未硬化,师生出行极不方便。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差,资源缺乏,劳动力短缺
典型的台地丘陵,土壤蓄水功能差,林地荒芜,耕地面积少而分散,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总劳动力的51%,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人占全村总人口40%。
(二)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98户贫困户中基本上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劳动力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四)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五)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六)供养子女读书
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人口的5.9%,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四、任务目标
(一)安全隐患整治:积极协调县应急办、国土局,争取对观音岩岩口、显影岩岩口2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二)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争取接通2.7公里断头路。
2.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整治原有山平塘3口、新建2处饮用水工程项目。
(三)民生事业发展
1.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危房改造项目。
2.拆除学校危房,硬化学校操场,添置学生体育运动器具。
3.为村卫生站添置必备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对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
4.为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1次送医送药义诊活动。
5.对全村低保人员在县中医院就诊的,免收挂号费、诊查费。
6.对全村低保人员因病(外伤除外)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在新农合和民政医疗救助报销后,剩下部分由县中医院减免20%。
7.对全村贫困户、贫困党员开展送温暖活动。
(三)产业发展
协调县农业局对该村土壤进行检测,确定适合本村土壤、气候的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现有养殖业提档升级,争取引进、培育适度种养大户。
1.种植业:苗木培育1户、适度种粮大户2户。
2.养殖业:适度规模养土鸡专业户5户、养羊专业户2户、养牛专业户1户、养鱼专业户1户、养猪专业户2户。
(四)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活动
结对帮扶13户贫困户脱贫。
(五)基层组织建设活动
帮助村支两委加强阵地建设。
(六)实用技术培训
组织村民参加相关实用技术培训2次,提高村民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增强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学会依法办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五、工作措施
为确保帮扶工作切实取得成效,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帮扶任务,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工作指导协调机制。各帮扶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了解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协调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指导驻村帮扶工作组按"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发展"的思路,抓好落实。
(二)各帮扶单位领导班子采取日常催办、集中检查等形式,对帮扶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各帮扶单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尽可能的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3月26日上午,市发改委主任张xx带着机关相关科室一行10人来到扶贫包村点-xx县商镇xx村就“双包双促”工作展开前期调研摸底。
调研组一行先是在xx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进户看了村里目前最富的村民,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又看了村里目前最贫村民,询问目前生产生活中的实困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后在xx村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由村委会成员、商镇领导和县发改局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xx村支书重点介绍了村里目前的基本情况和村民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xx村目前共有村民303户,1016人,其中劳动人口369人,耕地612亩,党员55人,XX年人均收入5800元,主要产业为核桃种植与加工和劳务输出两大支柱产业,还有部分特色农产品小作坊产业。目前村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水毁400多米生产道路的维修;二是4000多米的两个村民小组通村路硬化;三是村容村貌的整治象装路灯、修污水排水管道、生活垃圾处理等。
在听取了村支书情况介绍后,张xx主任讲:“双包双促”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战略、深入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又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还是促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这次市上把咱们xx村定位我们发改委的包扶对象,我们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力争在三年内是咱们村整体形势有大的改观,今天只是初步摸底了解以下基本情况。听了支书的介绍,我认为目前要做好一下工作:一是希望镇上、发改局协助村上尽快拿出xx村三年发展规划;二是彻底摸清村民目前的详细情况,真正掌握村民目前所从事的产业,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包扶计划;三是尽快拿出村容村貌整治方案,我们积极协助村上实施;四是抓好村民技能培训,提升村民致富能力,把目前的种养殖产业做强做大,创建劳务输出协会等产业协会组织,为从根本上解决村民脱贫致富问题;五是尽快做好生产道路维修预算,我们尽快协助村上落实,解决好生产问题;六是做好留守人群的管理,加强服务保障,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七是要充分发挥两委会和党员的表率模范作用,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要率先做村民致富脱贫的领军人物。
双带”促“双信”
高桥供电所结合党中央在“十六大”中提出的二十年奔小康的目标,关注“三农”问题的精神,规范乡镇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思想工作为载体,带领基层一线职工上下同聚,实践“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树立农村供电营业窗口良好形象。
我所的目标是让全所的职工的政治思想达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实效,结合本所的工作实际,乡镇电力工作的特点,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可操作性,有效教育职工,引导职工朝社会主义电业经济建设大方向前进。
一、我所以局领导党委的双信活动为载体,响应公司党总支提出的双带促双信活动,把身份亮出来,把作用显出来。让每位职工心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与自己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今年下半年,结合人员的技术状况在全所展开了手拉手活动,拟定完善帮扶手续,建立了资料、内容,逐步让全所职工的业务技能有个新的提高。
二、采取多种形式营建我所学习氛围、提高职工个人素质
学习南方电网公司《供电营业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定期进行座谈和现场测试,促使职工自觉学习,清醒的认识到差距和不足利用学习园地及时刊登有关市场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小常识,是职工在耳闻目睹的同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达到了增强职工有着服务理念的目的。
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为企业加强培训工作注入新的思维。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公司举办业务技术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着重突出岗位技能培训,不管那种培训,最终落脚点还是提高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上。
四、为员工营建一个安定的家,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使职工心中觉得作为公司一员,感到骄傲,并自觉产生一种主人公的责任感,提出了“为公司出某划策 每人提一条好建议”的活动。对照“三个代表”反思自己在优质服务、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借助有效的活动载体,增强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
五、组织员工观看反腐教育片,贯彻遵义城郊供电公司在局党委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带队伍、树形象、保任务、促经营的重要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正气、凝人心、稳队伍、促作风、推动生产经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员工对党风廉政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广大员工拒腐防变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六、工作成果:
1.安全事故为零。
2.综合线损率在10%左右,平均单价0.423/kw.h,电费回收率100%。
3.公司下达的农网改造自查自纠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4.顺利完成汇川区农民庆丰收运动会及中央远程教育安全保电任务没,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好评和当地人民的赞誉。
4.在与都匀供电局工作交流中得到了都匀供电局领导的高度赞誉。
按照省、市、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局紧紧围绕全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督促各方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开展了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动员和全面实施,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全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我局坚持把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针对建筑施工实际,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一是及时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和层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百日攻坚行动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局质监站负责抓好日常工作,切实加强了百日攻坚行动的组织领导。二是结合我县建筑施工领域实际,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开展作了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全县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活动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单位和各责任人,确保百日攻坚行动按照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是及时组织召开了由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的全县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市、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精神,并就我县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使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及建设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关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事,增强了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要求各施工、监理等单位认真组织人员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建筑施工工作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坚持“一手抓工程质量,一手抓施工安全”的同时,狠抓日常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安全教育,群防群治,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自觉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临边防护、临时用电、脚手架搭设、机械设备管理、吊篮施工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检查,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二、突出重点,全面治理
按照省市县安委办关于百日攻坚行动的工作部署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我们确定了“两个方面”为排查重点,一方面是把中央、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情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落实等作为重点,另一方面是把工程基坑支护、土方开挖、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及拆卸、施工坍塌、高处坠落、设备倒塌、作业触电、物体打击等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按照“边排查、边整改、边治理”的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做到不漏掉一个检查项目、不留下一个隐患死角。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能够立即解决的,现场监督整改落实; 不能立即整改的,则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则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由监理单位现场监督整改,质监站定期督办;针对个别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差,安全管理混乱,整改不到位 的项目则下达停工通知书,责令停工整改,并派专人现场监督,有力地推了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特别是7月份以来,我局认真吸取甘州区“7.2”事故教训,按照市建设局各项专项检查要求,把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夏季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及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近期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工作机制,在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局重点对各在建工程的薄弱环节、重大危险源、违章作业、非法违法施工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按照各专项检查范围和重点,对每项工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登记及使用登记情况、施工吊篮运行及日程检查情况、吊篮安装拆卸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方案是否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及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建筑渣土处置规范化等方面逐一开展检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施工企业自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68 项次,已整改68个,排查率达到了100%,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我局督查建筑工程42项,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32份,下达停工通知书10 份,督查安全隐患及问题99条。国务院安委办检查组和省安委会暗访检查组对我县3处建筑工地检查反馈的40条问题,我局已督促施工企业积极进行整治,均已全部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施工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不扎实,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日常管理不严格、不到位。二是一些责任主体单位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重视不够,自查不全面、不深入。三是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特别是部分一线作业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差,“三违”现象还在一些企业和项目中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警钟常鸣”,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行政,严格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高标准要求,全方位排查。继续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突出建设项目施工环节事故隐患突出的重点部位,突出长期制约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点问题,结合当前施工特点,对全县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安全大检查,重点加强深基坑、脚手架、高处坠落、作业触电、起重设备倒塌等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督查与整改治理,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全程不走过场、制度健全到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自查自纠。进一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把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督促建设项目参建各方健全和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督促企业落实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针对一些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施工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将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罚,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把百日攻坚行动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针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发现的个别施工企业实施方案不完善、排查工作不深入、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今后督查的重点,督促这些企业和项目认真“补课”,重新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和计划。将组织“回头看”再检查,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企业和项目,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全面消除,进一步提升我县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扶贫攻坚的决定范文,供大家参考!
扶贫攻坚的决定范文一
道真是山区农业县,农业是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农业产业化建设仍然举步维艰。推进农业产业化,是道真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道真扶贫攻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扶贫攻坚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农业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兴建一批农产品基地,扶强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农产品品牌,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农副产品供给地和生态观光休闲地。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原则。突出规划龙头作用,聘请专家编制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景发展目标,科学布局重点产业带和优先发展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在最适宜区布局,人、财、物向最适宜地聚集,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2、突出优势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集中力量打造体现我县自然资源相对富集优势、生态环境良好优势、仡佬民俗风情浓郁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树立品牌形象,推动产业发展。
3、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受益主体和实践主体,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关系,研究农民需要,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热情,政府不大包大揽,不强迫命令。
4、农民增收原则。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关系,在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推进工作时,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把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加工业上,用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5、风险共担原则。农业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自然灾害、疫情疫病、市场波动以及其它不可抗力因素等风险,这些风险既损害企业利益,又影响农民利益,更影响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探索建立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保险”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年月日
扶贫攻坚的决定范文二
为确保全县12.28万名贫困人口、144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全面完成《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xx-20xx年)》(湘发〔20xx〕5号)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20xx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按照《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相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决定。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和“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扶贫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以12.28万名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以144个贫困村为扶持重点,对全县478个村(场)全面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计划,全面推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推进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精准帮扶,稳步推进12.28万名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和144个贫困村、334个非贫困村(场)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到20xx年,提前1年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大幅提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确保其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实现贫困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村村通硬化道路,户户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信网络、通清洁水源,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建立更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扶贫开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合力。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完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核实核准贫困对象,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对象按规定程序退出,并享受后续扶持政策。各部门在制定“十三五”行业规划时统筹搞好扶贫规划,因村制宜实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实施项目时向贫困村倾斜,并且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时首先从贫困村开始。加强分类指导,根据贫困村、扶贫对象的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实行差异化扶持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该扶的扶,该搬的搬,该兜的兜,通过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加快贫困村和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综合开发,整体推进。以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搭建土地流转中心为平台,以“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产业”为目标,实施山、水、林、田、路、电、气、房综合治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色产业发展,整体推进综合扶贫开发。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贫困村、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脱贫愿望和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努力加快实现脱贫致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关键环节的改革,尊重经济规律,运用市场办法优化贫困村资源要素配置,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贫困村资源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重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村、扶贫对象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强支撑。针对各个贫困村的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清零行动”,在路、水、电及文化、卫生等方面抓好一批项目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打开山门,打破封闭,大幅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县扶贫资金的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整合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农村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国土整理和财政“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各主管部门要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一同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湖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村镇行政区划调整、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物流等工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贫困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每年投入到整村推进贫困村公路建设资金不少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的60%。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路不通、车难行等问题。到20xx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通公路,所有贫困村通水泥(沥青)路。(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优先安排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每年投入到整村推进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不低于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总投资的60%。通过以城镇带动农村,建设一批标准化自来水厂。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确保供水安全。(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力度,解决农村用电低电压、高电价的问题,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供电公司)
进一步健全贫困村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整合基层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资源,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强贫困村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加快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优惠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年提高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到20xx年底,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基本健全,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专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1所卫生室;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xx年,贫困村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责任单位:县卫计局)
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统筹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农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等多种方式,提高电视覆盖率。所有贫困村建有农家书屋。到20xx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到20xx年底,已通电的建制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O0%,基本解决县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宽带接入问题。到20xx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县教育科技局、县广播电视台、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等)
(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全面落实并强化低保、五保、新农保、临时救助等国家保障制度,编织民生安全保障网,确保“应保尽保”。新增社会保障重点投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把深度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确保“救助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由县农合办出台贫困人口大病报销优惠政策,适当提高扶贫对象住院报销比例,贫困人口因病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到95%左右;大病住院一年医疗费开支在50000元以上的,其自费部分应最高不超过5000元,进一步缓解扶贫对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农合办)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加强贫困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贫困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广大老年人尤其是贫困老年人生活问题。(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院,解决智力障碍、精神病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问题,出台和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并重点向残疾人中的贫困对象倾斜。(责任单位:县残联)
做好村庄规划,优化居民点布局,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提高登记在册的扶贫对象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帮助扶贫对象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扶贫办)
(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落实产业扶贫规划,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困人口生产发展脱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1.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全县每年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资金来源以下几个方面:贫困村扶贫资金的70%用于生产发展;根据扶贫开发的实际需要,按照“规划引领、以县为主、任务导向、渠道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整合烤烟发展资金、脐橙发展资金、移民资金、中药材发展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畜牧发展资金、林业发展资金等部门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20xx年投入1000万,并逐年增加;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贫资金每年20xx万元;各单位每年节约三公经费的5%用于扶贫;加快实施金融扶贫产业发展小额贷款项目,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小额贷款实行全额贴息,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困难难题;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农户进行扶助,设立社会扶贫基金专户,鼓励名人、能人、企业家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定点帮扶。
2.培育合作组织。大力实施“龙头企业(业主)+专业合作社+基地带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每个村都要成立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扶贫经济组织,由村支部书记、主任和富人、能人担任经济组织法人带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3.创新管理模式。相关主管部门要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一同制订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采取“政府引导、贫困户主体、企业协会带动、因地制宜、以奖代补”的方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带动作用,加快加大产业脱贫力度,到户奖补资金的总额原则上控制在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范围内,超过部分不予奖补。每年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不同产业之间的奖补资金可作调整。
4.发展特色产业。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布局和各乡镇、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以下重点产业带动脱贫。
⑴烤烟产业。20xx年整合产业扶贫资金400万元,对植烤烟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贫困人口20xx年继续种植烟叶的,每亩补贴200元,新发展种植烟叶的每亩补贴400元,生产环节占补贴资金40%,担子占补贴60%。(责任单位:县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县烟草局)
⑵楠竹产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0万元,在我县黄金瑶族乡、麻林瑶族乡、黄龙镇、靖位乡等4个乡镇34个村,动员22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楠竹低改120xx亩,实现9000名贫困人口脱贫。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林业局)
⑶脐橙产业:每年整合扶贫资金800万元,对发展脐橙种植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1.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苗木补贴和脐橙储藏库补贴,新扩脐橙的按每亩补贴600元由新宁县无病毒柑橘苗圃中心提供脐橙苗,新建脐橙储藏库(100立方米以上)的建成验收后按每平方米补贴100元打卡发放到农户。(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⑷中药材产业:20xx年整合产业扶贫资金800万元,对我县种植淫羊藿、博落回、槐米、枳壳、黄精、玉竹、香薷草、半枝莲类草本等品种药材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1.5万名贫困人口脱贫;采取扶贫经济组织帮扶的模式实施,遴选确定5-7个具有一定实力,愿意从事帮扶事业的县内中药材种养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为扶贫经济组织,具体负责其业务范围所涉及贫困人口中药材种植生产精准扶贫的组织与协调,必须整村推进,原则上实行一村一品。补贴方式:补贴由牵头组织的扶贫经济组织统一申报办理,完成中药材种植,经验收后落实补贴资金。补贴标准:①种植淫羊藿、七叶一枝花、白芨、天麻的每亩补贴种苗费1200元;②种植博落回的每亩补贴300元(其中种苗费150元、肥料费150元);③种植槐米的每亩补贴种苗费800元;④种植枳壳、黄桅子、皂角刺的每亩补贴种苗费500元;⑤种植玉竹、黄精、百合的每亩补贴种子费1000元;⑥种植香薷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草本类的每亩补贴500元(其中种苗费150元、肥料费150元);⑦种植甜茶(刺儿茶)的每亩补助种苗费500元;⑧种植罗汉果的每亩补贴种苗费500元。补贴发放方式具体以该资金补贴实施细则为准。(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中药材办)
⑸旅游产业:整合旅游扶贫资金300万元,对崀山镇石田村、崀笏村和回龙寺镇双狮村等的贫困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旅游产品、建设生态农庄进行扶助,实现1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⑹油茶产业:每年整合资金400万元,对种植油茶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6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新种植油茶的每亩补贴600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⑺光伏发电:通过实施金融扶贫,每年整合扶贫资金400万元对全县各乡镇生产环境差的贫困人口每户贷款1-5万元发展太阳能薄膜发电进行扶助,贴息3年,实现8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对每户贷款1-5万元用于购买光伏发电板,另每年每户补贴1000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村能源服务站、县供电公司)
⑻养殖业:每年整合资金500万元,对全县养殖畜禽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10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母牛、母猪拓栏外养牛每头补300元,生猪每头补200元,家禽每羽补10元,特种养殖每头补50元,每人每年不超过600元。(责任单位:县畜牧水产局)
⑼特色蔬菜产业:每年整合资金400万元,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6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对发展大棚蔬菜(1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补贴30元,种植西红柿、食用菌、萝卜、茄子、白菜等蔬菜的每亩补贴500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⑽特色水果产业:每年整合资金300万元,对种植蜜桔、猕猴桃、水蜜桃、无花果等特色水果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每亩补贴苗木款500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⑾茶叶产业:每年整合资金300万元,对种植茶叶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3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新种植茶叶的每亩补贴600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⑿汉麻产业:每年整合资金50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租赁农户土地;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提供种子、农户自种、公司收购等运行模式,实现10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每亩补贴200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⒀珍稀苗木产业:每年整合资金300万元,对发展珍稀苗木基地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实现1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补贴方式为新发展珍稀苗木基地的每亩补贴3000元。(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努力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对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优先改造提质。切实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对贫困人口小学生、初中生寄宿生每学期分别补助500元、625元,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失学或辍学。(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局)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两后生”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技术培训,加大“雨露计划”、“同心温暖工程”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对“两后生”就读职业高中的每学年补助20xx元;同时切实落实贫困大学生5万元以内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局、县扶贫办)
(五)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对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的贫困人口,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按照宣传发动——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及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及公示——县人民政府审批及公告——签订协议的程序予以整体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移民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和省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不低于800元的补助标准区别不同安置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助标准,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扶贫办)
(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要把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既不能让青山绿水掩盖了贫困,也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脱贫致富,走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结合的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加大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加大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把水土保持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贫困人口受益。(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加快贫困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加强以农村户用沼气池、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农村能源服务站)
继续实施好村容村貌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落实生态公益林补贴;增加生态公益性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五、创新机制
针对当前扶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扶贫事业发展。
(一)创新大扶贫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满足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的要求,要将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重点投向扶持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项目。行业部门要把推动贫困村发展环境和条件持续改善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优先列入行业规划,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措施优先落实,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和本行业扶贫开发任务圆满完成。以扶贫规划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用途不变、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协同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措施并举、多层次推动的合力扶贫攻坚新格局。加强规划引导,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健全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县扶贫办作为主管部门,工作重心从单纯扶贫向组织各方力量推动扶贫转变,着力加大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扶贫工作的督查考核。(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办)
(二)创新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全县478个行政村(场),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选派副科实职以上领导和优秀中青年干部任村支部第一书记,负责所在村脱贫攻坚任务,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支两委,把农村基层组织打造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和永不撤退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脱贫攻坚完成后,对表现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对脱贫攻坚任务没有完成的,实行不脱贫就脱帽,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大显身手。驻村帮扶工作队围绕制定帮扶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扶贫重点工作等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围绕扶贫“十项重点工作”,抓好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和教育、医疗、养老、低保、五保、村集体经济“六个落实”,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各工作指导组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扶贫新模式。(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县直各部门、各乡镇)
(三)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以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充分发挥县农商行、县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作用,对“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遵纪守法好、信用观念好,选择较好的生产经营项目”的扶贫对象实施“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金”的小额信贷,根据信用等级每户贷款1-5万元,切实解决贫困对象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通过加大对扶贫经济组织的贷款支持和贴息政策,鼓励扶贫经济组织与扶贫对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建立扶贫对象信用评级系统和扶贫经济组织认证管理系统,合理确定金融扶贫贷款对象,准确把握产业(品)正常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对扶贫对象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一律实行同期档贷款基准利率,扶贫经济组织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引导和鼓励多家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责任单位:县政府金融办、县人民银行、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县建设银行、县农商行、县农发行、县邮政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县扶贫办)
(四)创新扶贫考核机制。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xx〕43号)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县文明绩效考核并增加分值。将扶贫开发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和乡镇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转变县级推进扶贫工作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摆在乡镇和村级层面。加强扶贫工作考核,采取“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调度、年底总评估”的方式组织考核,评估结果按综合得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考核结果与所有涉农项目资金安排挂钩,与责任单位评先评优及干部职工经济待遇挂钩。要动真格加大考核力度,对推进扶贫工作不力,排名全县后3名的乡镇,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对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并将该乡镇下年资金安排在上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0%(倒数第3)、15%(倒数第2)、20%(倒数第1),排名全县前3名的乡镇,资金安排在上年基础上分别提高20%(排名第1)、15%(排名第2)、10%(排名第3)。连续2年排名全县后3名的,实行一票否决,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驻村帮扶考核90分以上才能定为优秀(优秀率不超过20%),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对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评为合格的单位,当年由单位对干部职工增发1个月的工资(不含津补贴,下同);对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评为优秀的单位,当年由单位对干部职工增发2个月的工资。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乡镇、工作队和村,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并给予奖励。对扶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鼓励,各村指导组成员下乡补助标准参照“三联三送”标准执行。(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扶贫办等)
六、组织领导
(一)强化工作责任。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落实脱贫责任。县委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指挥长,所有任副指挥长,所有与脱贫攻坚行动有关联的单位均为指挥部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驻村帮扶办。各乡镇和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抓扶贫开发上,对本区域内脱困负总责。要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采取县级领导联村、党员干部联户等方式,采取过硬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
(二)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扶贫开发有规划、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各级扶贫攻坚指挥部要加强工作指导,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协调落实各项工作。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县级领导联村。采取“一联多”的方式,全县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联系贫困村,对联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每年深入贫困村调研不少于4次,及时帮助解决联点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行能人带村。鼓励和引导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者、退伍军人、机关退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担任村“两委”主要干部,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级群团组织。推行农村党建规范化建设。以“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等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基层组织生活;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加大党内关怀力度;实现软弱涣散村的转化升级;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抓好综合治理,为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激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12扶贫攻坚的决定范文三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充分认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深入贯彻落实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并对我省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作了部署。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我省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现就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进程中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深入贯彻落实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习重要讲话对江西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是我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近些年特别是党的以来,我省着眼小康提速,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减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xx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至276万人,比上年减少7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7.7%,下降1.5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贫困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遗留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发展条件差、脱贫难度大。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对我省老区人民饱含的深情关切,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眼实施我省“十六字”发展方针,围绕促进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战略部署,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
(一)增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攻坚的导向,清醒看到我省遗留的贫困问题是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进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从而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充分认识抓好精准扶贫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对江西工作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充分认识确保精准脱贫是我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和最艰巨任务;充分认识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二)落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以习对我省老区扶贫攻坚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指引,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根本,制定更加明确的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付诸更加有效的行动。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
(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实干兴赣的工作作风。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进一步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努力在内外兼修上狠下功夫,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继续发扬实干兴赣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奋力书写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尽快让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的时代荣光。
二、加快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
根据中央确定的到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结合江西实际,我省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具体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一)减贫任务提前完成。以国家核定我省20xx年底的276万贫困人口为基数,全面加大精准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减贫进程。到20xx年,力争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脱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20xx—20xx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县全部退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贫困群众收入达到新的水平。保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到20xx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进一步强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的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兜牢底线。
(三)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到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得到整体搬迁安置,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20xx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贫困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较为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强有力。
三、突出抓好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按“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三场攻坚战。
(一)着力加快增收步伐,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贫到户、分户施策,按照突出产业扶贫、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扶贫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支持产业扶贫。
1.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好存量投入,充分发挥省级已有每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58个县的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增量投入,省财政对25个贫困县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并新增安排资金支持58个县以外的产业扶贫。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和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对贫困户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探索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
2.创新贫困村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贫困村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58个县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支持贫困村建立“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
3.加强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在教育部门普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部门进一步加大扶贫对象培训特惠扶持力度,增强其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对贫困户新生代职业学历教育和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减轻扶贫对象经济负担。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4.整合涉农资金倾斜支持产业扶贫。统筹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产业发展、土地整理等方面政策资金,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重点支持25个贫困县和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产业、生产和经营“三个体系”,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政策重点支持贫困户,加强贫困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富民产业,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推进贫困村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探索电商扶贫新途径。加强金融扶贫,完善信用扶贫体系,加快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丰富金融扶贫服务产品,优先保证贫困地区支农再贷款需求。
(二)着力提高救助水平,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649号),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
1.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
2.加大医疗保障和保险救助。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县级住院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同时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
3.强化教育救助。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4.推进慈善和社会救助。强化民政、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组织慈善救助的职能,搭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贫困农户救助需求相对接的信息平台,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健全完善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政策,引导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和企业设立社会救助扶贫公益基金、组建慈善救助机构。
5.完善临时救助。加大分类施救的力度,对因支出型贫困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群体予以特别救助。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
(三)着力改善生活条件,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统筹贫困地区一体化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实施精准改善条件扶贫。
1.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优化村庄、人口布局的要求,对不宜居住的贫困村自然村庄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全面准确摸清底数,统一群众思想认识,按整体搬迁的要求制定实施规划。整合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避灾搬迁移民等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投入,大力帮助扶贫对象彻底摆脱恶劣生产生活环境。对列入整体扶贫搬迁的自然村庄,原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再安排,可调整安排至移民搬迁安置点。深入打造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别化扶持、组合式帮扶、综合配套的有效模式,不断提升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水平。
2.加快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根据现有一些贫困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重新识别确定一批发展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在“十三五”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将贫困村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每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对贫困村全覆盖,每个点叠加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全面优化村容村貌。
3.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对特困扶贫对象住房救助实行“交钥匙”工程。20xx年基本解决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农村贫困群众的安居问题,为20xx年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住房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优化村庄建设发展规划。20xx年率先完成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力争20xx年完成全省农村25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化。20xx年底基本解决贫困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力争20xx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xx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周转指标主要用于贫困县扶贫攻坚,优先保障贫困县符合申报条件的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允许贫困村周转出来的结余指标在县内流转并适当提高流转价格,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产生的土地增值净收益,主要用于贫困村被征地拆迁农民的补偿安置及项目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项目优先向有条件的贫困村覆盖。优先支持贫困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优先扶持贫困村小型水利建设,落实贫困县资源开发有偿政策。
5.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支持贫困农村完成薄弱学校改造,普及义务教育,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比例以及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资助政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全省同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农村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就业援助、安全住房以及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补贴等社会保障体系,编密织牢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文化、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把确保精准脱贫责任始终扛在肩上,严格执行六项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用好考核扶贫实绩的“指挥棒”。进一步完善市县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将精准扶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要落实中央对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三大机制的要求,制订我省25个贫困县的考核约束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约束的“指挥棒”作用,引导贫困县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财力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以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政绩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在贫困县埋头苦干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调整。按照“鼓励摘帽、政策保留”的思路,认真研究脱贫摘帽办法,及时制定我省贫困县退出机制。通过建立考核、约束、退出机制,树立“摘穷帽为荣、戴穷帽为耻”的观念,坚决杜绝“戴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的现象。
(二)编制精准扶贫攻坚的规划蓝图。各级要按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科学制定“十三五”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描绘好实施精准扶贫攻坚的“路线图”,纳入本级“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落实好“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前三年的精准扶贫投入,统筹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要搞好各方面规划相互衔接,把精准扶贫攻坚规划与全省区域发展规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统筹起来。尤其是县级要多规合一,用统筹规划承接上级扶贫开发政策支持,抓好本地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实施。要加强县级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规划的督促指导,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
(三)健全落实行业扶贫的责任体系。各级部门要全面准确掌握本行业扶贫所需解决的问题,明确本部门肩负的行业扶贫任务,在已有行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部门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特惠政策措施,纳入本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加强行业扶贫任务的组织实施,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并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若干个行业扶贫攻坚专项工作组,根据职能明确牵头和配合单位,由牵头部门负责协调落实并分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加强行业扶贫的责任考核,每年底由牵头部门汇总本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向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集中报告行业扶贫任务落实情况;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行业扶贫考核,考核结果列入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筹措扶贫投入的整合平台。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各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持续增长力度。实行扶贫开发“省级监管、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监管职责和设区市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县级以统筹规划为载体,健全完善扶贫投入筹措整合平台并将整合使用计划上报备查,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投资项目、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扶贫捐赠、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杜绝侵占扶贫资金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五)凝聚合力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重点要深化“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完善省级领导定点指导一个贫困县、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几户贫困户的机制,协调随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开展驻县定点扶贫,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抓好精准扶贫攻坚。落实各级部门“十三五”新一轮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确保对贫困村全覆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抓紧向贫困村派驻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实现扶贫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对接好国家部委在我省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承接好中央政策在我省落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发动民营企业扶贫,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多方发掘社会扶贫资源。运用宣传舆论媒体传播正能量,营造精准扶贫攻坚良好氛围。保留、稳定和加强与精准扶贫繁重任务相适应的扶贫机构及工作队伍。
(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的信息系统。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部门对接和共享机制,提高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精准度。充分运用扶贫信息数据系统,把握减贫工作进程、监管扶贫资金使用、考核精准扶贫实效、科学决策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本决定的贯彻落实,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设区市及省直管县市、25个贫困县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于6月底前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执行。省委、省政府每年对贯彻落实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年月日
12上一篇: 2015年家庭工作年终总结
下一篇: 电台个人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更多排行榜
热门文章
1.建筑行业工程年度工作总结
- 1
- 建筑行业工程年度工作总结
- 2023-08-10
2.2006年度县审计局工作总结
- 2
- 2006年度县审计局工作总结
- 2023-08-11
3.水利局团委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
- 3
- 水利局团委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
- 2023-08-12
4.市外经贸办年度工作总结(外经贸局、协作办、贸促会)
- 4
- 市外经贸办年度工作总结(外经贸局、协作办、贸促会)
- 2023-08-12
5.公司2006年度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5
- 公司2006年度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2023-08-12
6.××镇妇女工作年度总结
- 6
- ××镇妇女工作年度总结
- 2023-08-12
7.房管局半年工作总结
- 7
- 房管局半年工作总结
- 2023-10-04
8.2016年团支书年终总结范文
- 8
- 2016年团支书年终总结范文
- 2023-10-04
9.化工厂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 9
- 化工厂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 2023-08-10
10.2021年采油工年终总结
- 10
- 2021年采油工年终总结
- 2023-08-10
一周热榜
2015年“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工作总结
2023-10-04
建筑公司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2023-09-01
公司综合部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06-09
初中寒假计划书范文
2023-06-23
班干部期末个人总结
2023-08-08
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2023-08-27
最新文章
押运年终总结范文
2023-10-05
专卖店年终工作总结
2023-10-05
驻村工作组干部年终总结
2023-10-05
2015年终总结及2016年度计划
2023-10-05
区委交通局年终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2023-10-05
美容院员工年终总结
2023-10-05